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梆子《李保国》晋京演出成功引发的思考

2017-06-13 09:56:43 来源:河北新闻网

真情大戏 用心锻造

——河北梆子《李保国》晋京演出成功引发的思考

6月10日、11日晚,河北梆子《李保国》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 记者 郭昭摄

阅读提示

巍巍太行颂英魂,生命礼赞唱楷模。

6月10日、11日,由我省组织创排的河北梆子《李保国》在北京保利剧院倾情上演。这是该剧自今年1月份首演以来,历经60多次巡演后,首次晋京演出。两场演出,反响空前热烈。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当时代楷模李保国感人至深的故事、直抵心灵的独白、传统戏曲的魅力高度融合在一起,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时,观众的心被深深打动,情怀和理想再一次追随李保国精神放飞、绽放。

□记者 龚正龙

以李保国精神为魂魄

用燕赵梆腔颂时代楷模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生命定格于58岁的时代楷模李保国,无疑担得起这样的评价。一个平凡的教授,用35年如一日的实干苦干,以生命谱写了一曲当代先进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献身人民的慷慨壮歌。因此,在他去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其高度评价:“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时代需要楷模,更需要对楷模予以讴歌。如何把李保国这位“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平凡而伟大、独特而光彩的人生搬上舞台,以河北梆子传统艺术的魅力颂扬李保国精神,无疑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河北梆子《李保国》这部剧作的现实意义非同小可。

然而,诚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所言,以现代戏塑造当代英模人物的艺术形象,作品不少,但真正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的作品却不多。个中缘由,便在于严格遵从戏曲审美规律不够、艺术化程度不高,公式化、概念化、说教痕迹较重。“李保国教授的事迹已广为人知,对戏剧创作来说,如何真实而又艺术地在舞台上呈现这个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是一个极大挑战。”这部剧作的总编剧孙德民如此坦言。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把生活中的李保国变成舞台上的李保国,必须进行艺术再创作,而关键就在于要把其事迹当成线索,重新深入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灵魂居住的地方,挖掘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也就是找到他的精神内核。

时代需要李保国精神,河北梆子《李保国》应运而生并得到各方关注。今年1月,该剧在石家庄人民会堂首演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副省长张古江与即将出席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的代表一同观看了演出,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今年4月,在河北会堂演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剧作家、评论家对该剧进行点评,他们均认为,该剧主题鲜明、血肉饱满,所弘扬的李保国心系群众、扎实苦干的奉献精神,必将鼓励各行各业的人们奋斗前行,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以创演团队为筋骨

用李保国精神演绎李保国

戏曲行当有句话,叫做“不疯魔不成活”。李保国生前也有一句话:“我这个人‘安、专、迷’。安就是安下心来,专就是专心致志,迷就是痴迷其中。”

为了在舞台上真实、生动、艺术地塑造李保国形象,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倾注全部力量,历时1年多精心打造,可谓创排团队力量雄厚,演出阵容强大。除了著名剧作家孙德民担任总编剧,中国导演学会会长、著名导演黄在敏任总导演,又力邀“三朵梅花”同台上演这出大戏:梅花奖获得者邱瑞德饰演李保国,“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出演李保国之妻郭素萍,梅花奖获得者吴桂云饰演农民老奶奶,另有12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

编剧是“疯魔”的。从去年5月开始,孙德民和主创团队就一头扎到李保国朝夕相处的老百姓中间。创作时,经常为琢磨某个细节整夜失眠。省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李平芳曾“抱怨”说:“孙老师经常半夜给我打电话,问用哪个字好?”而专程从承德赶到北京观看《李保国》演出的承德话剧团艺术总监高树康告诉记者,在今年1月首演后,孙德民将自己关在承德一处僻静屋子里,苦熬15天,进行了一次大修改。他感慨地说:“70多的老头啦,咋就这么大劲头?后来,我明白了,是李保国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他。”

演员是“疯魔”的。为了尽快进入状态,“背台词”几乎成了饰演李保国的邱瑞德那段时间生活的全部,走路、吃饭,甚至半夜醒来就是背、练、唱。扮演李保国妻子郭素萍的许荷英更是投入到不能自已,回回唱,回回哭。“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观众。”饰演农民老奶奶的吴桂云为了把只有几句话的角色塑造好,终日里反复掂量唱腔。

风里雨里,下基层的60多场演出中,即使嗓子唱劈了也决不肯用提前录制的备用带。“一次赶上下大雪,天特别冷,戏服太薄,演员候场时冻得直缩脖子。其实往衣服里套件秋衣、毛衣完全不影响效果,可是没有一个人这么做……”北京演出期间,副导演翟建蕊回忆起一个个细节,泪流满面。

“把农民变成我,把我变成一个老农民。”6月10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的化妆间里,一向较为沉默的邱瑞德告诉记者,在岗底村演出时,望着远处大片果园,看着台下泪水涟涟的观众,他瞬间觉得自己就是李保国。“其实,什么技巧都不需要,只要揣着与李保国一样的那颗心就够了。我不要呈现一个舞台上的李保国,我要给观众一个他们见了会动情、会思念、会装进心里的李保国。”

以观众情感口碑为血肉

始终以人民为创作导向

泪水为李保国而洒,掌声为李保国而响。

6月10日、11日,泪水和掌声在演出现场交织交融,演职人员和主创团队不得不多次鞠躬谢幕,以回报热情的观众。

“这些年我看了不少戏,但唯独这部戏,让我控制不住地流泪。”6月10日晚,北京光大银行一名女员工看完演出后,久久难以平复心情,剧中“过年”那幕令她潸然泪下,“我没想到这个时代还会有这样质朴、平凡而伟大的人,也没想到这戏会这样催人泪下。如果有机会,我想到岗底村去看看那漫山遍野的苹果树……”

的确,除夕夜,夫妇二人相对无言,两碗方便面凑合过大年,这场戏尤其感人至深。李保国夫妇风尘仆仆驱车数十公里由太行山赶回城里家中,什么年货都来不及准备,屋里凉锅凉灶的吃食全无。这时,屋外除旧迎新的爆竹已噼噼啪啪地燃放起来,学生们向老师拜年的电话也已接踵而至。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记错了日子。

“宛如影视剧镜头语言的大特写:这对伉俪数十年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的深情笃意,全都浸泡在两碗方便面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看完演出后动情地表示,剧作家对生活细节的精心提炼和巧妙编织,不经意间撞击观众心扉,李保国一心为民,与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让人眼泪夺眶而出。

“打动人不容易,尤其对于时代楷模戏来说,更是如此。”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惠芬认为,时代楷模不易写也不易演,但这部戏不仅写活了李保国,也演活了李保国,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部戏的“土气”,“没有程式化的语言,没有刻板的说教,很符合生活,符合人物真实。比如‘瞎子逮蝈蝈还得先听听呢’‘一把荞麦皮榨出二两油来’‘瞎子点灯白费蜡’……鲜活的老百姓的土话、大白话,在这部戏里比比皆是,非常接地气,非常容易引起共鸣。”

《李保国》的成功,除了注重细节表现和语言锤炼,还极其重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核心唱段的锤炼。“第二场李保国‘到秋后效益归岗底,损失由我来补齐’那段唱,勇于担当,感人肺腑;第三场李保国‘老人们为儿女苦熬一生双鬓染’那段唱,如泣如诉,痛煞人心……尤其是第七场李保国那段‘情愿把农民变成我,把我变成一个老农民’,唱出了胸中大义,唱出了心怀人民,唱出了肩上重责,唱出了台上乾坤。”

仲呈祥说,这些见性情、见志向、见理想、见胸怀、见情感的唱词唱段,伴随剧情跌宕起伏回荡在剧场上空,令台上台下情感交融,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