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一个塞罕坝“林三代”的选择

2017-08-18 23:45: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韩旭、史艳泽)8月16日,凉爽的风雨笼罩着塞罕坝机械林场。秋季防火期还没到,加上天空中细密的雨水,塞罕坝阴河林场的扑火队队员照例可以放下手中的防火备勤工作,安心的回家休息一天。当所有人都向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和围场方向出发的时候,扑火队员刘志钢却走向了林海的更深处。

刘志钢的目的地是海拔近2000米的阴河林场望海楼,这里是整个塞罕坝的最高点,是林场工作生活最艰苦的地方,也是他的家。他的父母刘军和齐淑艳是阴河林场望海楼的瞭望员,从2006年开始已在此坚守11年。今年6月份刚刚结婚的刘志钢和新婚妻子也搬进了望海楼的4层阁楼里。

刘志钢为人开朗热情,眉宇间常带笑容。24年前这个年轻的扑火队员出生在塞罕坝林场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和其他塞罕坝的扑火队员一样,每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灭火演练让刘志钢身形强壮、皮肤黝黑。

3年前,刘志钢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回到塞罕坝林场,化身“林三代”,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扑火队员。

刘志钢坦言,在上海的工作更体面,工资更高,而上海本身的魅力也对他这样的年轻人也有极强的吸引力。他为何要从上海回到家乡的茫茫林海当中,要从几年前说起。

身在上海 难忘家乡那片林

几年前,父亲刘军对初中刚毕业的刘志钢说,:“你将来一定要来林场工作。”刘志钢对此不以为然。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刘志钢希望能离开家乡去远方闯一闯,初中毕业后便离家跑到上海的一所技校学习计算机。

毕业后,刘志钢在联想集团上海分部找到了一份工作,这让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感到自豪又兴奋。在上海,刘志钢认识了很多同龄人,了解了很多不同的想法,见识了各种林场里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体验了在大都市与林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每当空闲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脑子里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塞罕坝林场,想起望海楼里的父亲和母亲,每年每个月份都在想,5月“山里的雪该化了吧”,7月“林子最茂盛的时候到了,夜里又能听到风吹松涛的声音了吧”,9月“防火期到了,爸妈又该睡不好觉了”,11月“大雪要封山了,望海楼该储备过冬的粮食了”,12月“大雪封山,爸爸一定又在山上画林海的雪景了吧”。

工作3年之后,刘志钢心中还是放不下年复一年在望海楼坚守的父母,放不下他生长过的地方。2014年冬天,刘志钢回到塞罕坝,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扑火队员。

塞罕坝的孩子 林场就是游乐场

从小刘志钢的父母很少陪在他身边,但是对父母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刘志钢的心头。每当周末或者寒暑假,是刘志钢最快乐的时候。父母正带着他去巡山,松林里面采蘑菇,草甸子上挖沙参,山沟里面捉蟋蟀,林场就是刘志钢的游乐场,塞罕坝的一道道沟、一条条梁从那时起都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里。刘志钢说,其实像他这样的孩子,在塞罕坝还有不少。

直到回到林场工作,刘志钢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当别的年轻人放假出去玩的时候,他却常常在深山里陪伴父母。别人都说刘志钢孝顺懂事,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只是在弥补童年父母不在身边的痛。

刘志钢还在林场上学的时候,书包里一直放着母亲的一缕头发,每当思念母亲就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希望能找到一点妈妈的感觉……刘志钢说,当时很想要一张父母的照片来缓解思念,但当时父亲、母亲忙到从来没有时间下山来照相。从小到大,刘志钢和父母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是他今年6月他结婚的时候拍摄的。

我是一名“林三代”

“刚开始回来也觉得寂寞,时间长了就适应了。可能是因为我是一名‘林三代’,身体里有护林人的基因吧。”刘志钢说。

塞罕坝的孩子见过父辈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才建成今天的塞罕坝,他们发自真心地想爱护这片林海。

扑火队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刘志钢在岗位上却感觉非常适应和放松,他认为这是因为他离自己的“根”更近了。刘志钢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塞罕坝林场的瞭望员,负责发现火情,刘志钢是扑火队员,一家三代人都工作在同一条战线。

刘志钢的爷爷1957年就来到了塞罕坝地区参与造林工作,是塞罕坝地区的第一代瞭望员。“当时的瞭望员住的是地窨子,喝的是煮雪水,吃的是咸菜和冷饭。”刘志钢从小就常听爷爷讲起当时创业的艰辛。“如今的望海楼,不但通水通电,还通了网络,瞭望设备也都是最先进的,冬天在上面住着暖和又舒适。”对比过去,刘志钢觉得自己这一代人非常幸福。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