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塞罕坝人的苦与甜

2017-08-27 06:28: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江涛 记者赵永辉摄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新闻采写中,我最佩服塞罕坝人三件事:在荒漠中造林、在观念中植绿、在艰苦中酿蜜。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历时55年种出百万亩人工林海的事迹,如今已被大家熟知,今天我就说说塞罕坝人最值得敬佩的另外两个能力。

“改培”,这项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林改造理念,从命名到技术“专利”都属于塞罕坝。采访中,塞罕坝人就告诉记者:这个词在林学教科书中压根儿找不到。

在其他地方,对天然林改造通常采取“剃光秃”之后再重新造林的思路。而在塞罕坝的“天然林近自然改培工程”中,白桦树的优良单株是被留下的,其他的则选择性伐掉,然后在保留的白桦树下再植上樟子松、云杉。

伐树是有收益的,改“皆伐”为“择伐”,这部分收入自然就减少了。但塞罕坝人却将眼光盯向了20年之后甚至更远——眼下伐树的这点收入和到时候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塞罕坝人能作出舍近求远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吃过苦头儿。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北部红松洼的原野上笔直挺立的“一棵松”,不仅是当地生态修复的纪念碑,也记录着人与自然“交恶”的苦果。

作为塞罕坝的近邻,从2000年开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15年,该县又在全县推行禁牧。哈里哈乡台子水村党支部书记赵礼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就像银行,有存才有取。

农民绿色发展意识提高了,是因为他们尝到了甜头儿。塞罕坝的蕨菜、黄花、蘑菇、金莲花……这些城市人喜欢的山珍,台子水村村民能从春采到秋,有的家庭仅此一项就能年收入几万元。

也是在去年,塞罕坝所在的承德市的天然山泉水、文化旅游、医疗康养、清洁能源等十大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传统“两黑”产业10个百分点。承德主导产业完成了由黑到绿的转变。

除了能让绿色在观念中扎根,塞罕坝人也能在现实的艰苦中酿蜜。

塞罕坝年轻一代继承前辈精神,以苦为乐、苦中有甜的风貌,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今80后、90后为主的“林三代”来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塞罕坝工作,早已不是服从毕业分配,而是完全个人选择的自主择业。在这个自我价值被认可、个人选择受尊重的时代,他们可以说是真正的自“选”苦吃。

2011年,与大学同学于士涛确定恋爱关系9年后、结婚3年后,中国林科院毕业的研究生付立华结束了“北漂”生涯,追随丈夫来到了塞罕坝。为此,很多人会打趣于士涛说:你是如何把媳妇“骗”来的?而如今在机械林场科研所工作的付立华却说:“如果不是喜欢这里,我就不会来,来了我也会走!”

能默默忍受物质条件的匮乏,而且能从现实的艰苦中咀嚼出甜,这可以说是塞罕坝人世代相传的“家风”。当年“林一代”在风餐露宿中就写下过气壮山河的诗歌,“林二代”护理员刘军在孤独守望中画出几十幅画作,而今“林三代”中更有用微单相机拍摄野生花卉的女博士。

2010年到塞罕坝工作后,阴河林场生产股80后的女技术员杨丽,一年要有将近200天上山作业。而每次上山,杨丽都会把微单相机挂在脖子上,用来随时记录林间花花草草一年四季的每个细节。

去年年底,博士研究生导师交给杨丽一个任务,把她拍摄过的塞罕坝野生花卉整理成图册。最终,她从每次上山拍摄的照片中整理出了300多种。

在这300种野生花卉中,杨丽最喜欢的是一种名为华北漏斗菜的植物。杨丽告诉记者,不仅因为它的花是自己喜欢的紫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开在林间的花。

中国青年报从8月4日开始先后在一版推出了《百万亩林海的“慢”逻辑》《林三代吃“苦”记》《塞罕坝刷新的“三观”》三篇连续报道,配发了《伟大精神创造“人间奇迹”》《为绿色发展观代言》两篇本报评论员文章,推出了摄影专版《塞罕坝上的年轻人》。

穿行在塞罕坝的林海中采访时,我内心会不时涌出这样的想法:其实,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塞罕坝就是一座人和自然关系的博物馆。而以上这些就是我在这座博物馆中,为关心的问题所寻找到的答案。(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江涛)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