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冀州商帮:文商美名传天下

2017-09-14 11:45: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冀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颇具地域文化色彩的商人群体。

他们曾撑起了北京琉璃厂的繁荣,他们为古旧书业的经营倾注了心力,他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他们,就是冀商四大帮派之一“冀中商帮”的一个分支、有“文商”美誉的冀州商帮。

1

冀州商人撑起琉璃厂

孙殿起编写的《琉璃厂小志》。 资料图片

走在今天的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整饬一新的街道两旁林立着仿古建筑,来薰阁、荣宝斋、中华书局等老字号十分醒目。

作为发源于清代的京城文化一条街,如今的琉璃厂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景点。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琉璃厂的发展历史中,冀州商人曾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冀州商人延续了琉璃厂的文脉。

今日琉璃厂文化街。 齐翔宇摄

那么,在历史上似乎名不见经传的冀州商人,和琉璃厂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冀州商帮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冀州帮’是冀商四大帮派之一‘冀中商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冀州地处古燕、齐交会地,使得它既有燕赵大地的慷慨豪迈之气,又有齐鲁大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雅之风,孕育了‘崇文重商、大气谦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冀州人文精神。”冀商文化学者董培升告诉记者,“因此,与其他商帮不同,冀州商人以文商著称,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支撑起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北京琉璃厂古籍行业。”

如今因文化属性闻名中外的琉璃厂,在明代只是一个烧造琉璃瓦的官窑。琉璃厂向文化聚集地的转变,始于清初顺治年间。当时,清政府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正好位于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住在附近。久而久之,官员和进京赶考的举子常聚集于此逛书市,引来各地书商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藏书。

到乾隆年间,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并成为“京都雅游之所”,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起初,琉璃厂的商家多为江西商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的战火使江西到北方的交通阻塞,到琉璃厂经营的江西人越来越少。

此时,历史上素有重文传统的冀州人大量涌入琉璃厂。他们先是在江西人开办的老字号当学徒,慢慢掌握了版本鉴识和经营本领,后逐渐发展为在厂肆摆摊独立经营,有了积累后就购置店铺,渐渐走向兴盛。

民国时期的琉璃厂古玩摊位。 资料图片

对于这段历史,张锐《琉璃厂沿考》、孙殿起《琉璃厂小志》曾这样记载:“琉璃厂书业,乾嘉以来,多系江西人经营,相传最初有某姓者,来京会试未中,在此设肆,自撰八股文试帖镌版刷印出售,恃以生活。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后,此种集团无形取消。代江西帮而继起者,多河北南宫、冀州等处人,彼此引荐子侄,由乡间入城谋生。偶有他县人插足其间,不若南宫、冀州人之多;若外省人,则更寥寥无几矣。”

《琉璃厂小志》记录了琉璃厂从晚清到民国60多年间,200多家冀州书商的师承、名号和盛衰演变。其中开办时间较早、影响较大、延续超过30年的书肆,有来鹿堂、同业堂、松筠阁、宏远堂、聚好斋、槐荫山房、瀚文斋、文友堂、宝仁堂等。

“客人来了,可以挨架参观,随意取阅。如果是老主顾,更会让在柜房先休息,小伙计敬茶敬烟,略事寒暄,然后才谈生意。谈谈最近买到些什么,问问店里最近收到些什么,拿过来看看。好的东西,大家鉴赏一番,买也可以,不买也可以。如果有意要,然后可以谈谈价钱,形成一种朋友式的营业关系。”志书里对琉璃厂冀州书商做生意的情景如是描写。

至清末民初时期,琉璃厂共有书铺200多家,而冀州商人开办的书铺就有100多家,撑起了琉璃厂古籍行业的半壁江山。到1956年,琉璃厂最大的3家书店都是由冀州人经营。

因此,我国古籍版本学家郭纪森先生认为,是河北冀州人延续了北京琉璃厂的文脉。

2

商人中走出的文化人

“在与图书行业的接触中,这些冀州商人逐渐熟悉了书的版本、源流、内容,既继承师傅的传授,又接近学者专家。时间久了,他们自己也成为版本目录学方面的文化学者和收藏家,为文物古籍的保护和文物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董培升介绍。

出身书商世家的冀州商人陈杭为人精明干练,古旧书刊收售业务经验丰富,交游广泛。据《琉璃厂书肆四记》记载,陈杭“对古籍版本学甚精,虽年过花甲,记忆犹强,凡稀见之书,某年售价若干元,归何处,随口说出,无稍差。”因其业务熟练,经营有方,该店收售业务蒸蒸日上,并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一个私营古旧书店”,陈杭也因此成为北京私营古旧书店的代表人物。

上世纪20年代的荣宝斋。 资料图片

“当时最前边是书店门脸,中间是书库和客厅,后边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在陈杭长子、年逾八旬的陈传广记忆中,当时来薰阁“前店后家”,父亲总是行色匆匆,早上出去后,一天就很少再进家。“熟客来了从来不在柜上挑书,直奔中间的书库。”

陈传广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来薰阁影响力巨大,陈杭在那个年代结交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其中有鲁迅、郑振铎、魏建功、老舍、傅惜华、赵万里、胡厚宣、吴晓玲等,甚至与其中的一些专家、学者成为莫逆之交。

颇具文物保护意识的陈杭还收藏了一大批珍贵古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来薰阁的三件“镇店之宝”:《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三部名著的早期珍贵孤本。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某一天,父亲听说有一个天津人藏有一套《忠义水浒传》,是1589年刻版,罗本纂修,李贽评阅,可以说极为罕见和珍奇。他便马上派人去天津购买,最后以五两黄金高价购得。新中国成立后,在著名作家郑振铎的引荐下,父亲将这部珍贵的古书无偿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陈传广回忆。

如今,在北京琉璃厂街头,“来薰阁”的牌匾仍然醒目。目前,它隶属于中国书店出版社。

除陈杭外,为琉璃厂的古籍行业作出过很大贡献的,还有冀州人孙殿起。孙殿起贩书数十年,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凡经他过眼和贩过的书籍,均一一记录其书名、卷数、作者姓名、籍贯、刻印时间、刊印厂肆等资料。日积月累,孙殿起对目录学、版本学也有较深造诣,尤精于古书版本鉴别、考证。

孙殿起利用工作之余,撰写了《记厂肆坊刻本书籍》《琉璃厂书肆三记》《贩书传薪记》等文,经过数十年积累,将文章编成《贩书偶记》20卷,收古籍善本1万余种,后又编成《贩书偶记续编》。这两部书相当于《四库全书总目》之续编,是清末民初有关古代图书的著述总目,备受学术界重视。

今日荣宝斋。 齐翔宇摄

除古籍业外,冀州商人在书画、装裱、拓片等行业中也是名人辈出。如著名古书画鉴定家、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原常务委员刘九庵、著名书画鉴定家刘光启等。还有荣宝斋装裱专家张贵桐,曾发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装裱错误,并将其重新装裱。后来,张贵桐和师弟刘金涛还装裱了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新中国成立后,琉璃厂的冀州文商们大多进入故宫博物院、中国书店这样的单位,为我国文物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3

遍布北方城市的冀州人

经过多年辛苦打拼和积累,冀州商人除了在北京琉璃厂取得巨大成就,在北方一些重要城市的茶叶、百货、银号、木工、餐饮等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

“旧时,一到农闲季节,就有许多衡水人背着木箱进京,投到家乡人开的木厂里找些活计补贴家用。那些木厂的东家也大都是木匠出身,他们靠多年的积累或某种机缘,和一些王公贵族走到一起,在他们的支持下,开办了许多木厂或营造厂。一些实力雄厚的木厂因经常承揽朝廷的大工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官木厂’。”董培升说。

到清末,北京有著名的“八大官木厂”,其中由冀州及冀州周边商人开办的占一半。

精明的冀州商人还将银号生意开到了以银号买卖著称的山西。清朝末年,山西平遥、祁县出现了很多全国性的银号,其中许多实力雄厚的银号经营者是衡水冀州人。最具代表性的是冀州羡家庄的羡氏财团,羡氏财团从当地银号、杂货、绸缎起家,实力大为增强后,扩张到了京津沪等地。以羡家为代表的“冀州银行帮”,为近代中国民族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世纪50年代的来薰阁店内景象。 资料图片

在冀州商人经营的产业中最广为人知且延续至今的一个品牌,是全聚德。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创始人杨寿山祖籍冀州徐庄乡杨家寨村。杨寿山幼年时因家贫到北京谋生,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做生鸡鸭买卖。杨寿山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

杨寿山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到了1864年,“德聚全”生意一蹶不振,濒临倒闭。精明的杨寿山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

经营鸡鸭生意多年的杨寿山将干果铺改为烤鸭铺,并将店名改为全聚德。杨寿山还聘请了宫廷名厨,把原来的烤炉改为炉身高大、炉膛深广、一炉可烤十几只鸭的挂炉,可以一面烤、一面向里面续鸭。这就是今天的挂炉烤鸭。

挂炉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皮脆肉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逐渐成为京城一大美食品牌。

冀州人在天津居住、经商的也很多。在当年的天津,由于冀州人数量多影响大,一些历史上曾隶属于冀州,或风土人情与冀州相同相近的其他地区如新河、南宫、枣强、威县等,这些地方的商人也统称冀州人。冀州人在津居住日久,其风俗习惯乃至饮食文化也开始落地生根,形成了冀州特色,甚至有了“城中之城”的意味。于是,有人把冀州人在津的聚居地称为“天津卫里小冀州”。

根据1936年天津商会各同业公会会员代表的统计,在天津的冀州商人在瓷业(搪瓷制造、瓷器贩卖)有6人,占本行业会员代表人数的48%;玻璃镜业有6人,占29%;书业有5人,占24%;皮货业有4人,占19%;五金业、线类业、茶业、织染业、纸业均为2人,占10%。

“曾经的冀州商帮虽然已经不在,但冀州商人创造的辉煌历史和对我国文化产业作出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董培升说。(记者 王思达)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