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践行嘱托,绘好雄安画卷——河北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纪实

2020-04-01 04:26: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建设“美生态”

努力打好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蓝绿底色

春光明媚,草木萌发,正是植树好时节。

3月25日,容城县城子村村北,南拒马河右堤,雄安新区2019年造林项目生态休憩林第六标段,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栽植新绿。

城子村村民李艳恒种的是杜仲树,胸径13厘米左右,土球直径1.2米。只见他,先把圆冠堂内的多余枝条剪掉,在修剪处抹上愈合剂,再用吊车把树种上。“种树,是总书记关心的大事,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可不能有一点马虎。”他擦了把汗,语气中透着几分自豪。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

2019年1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登上秀林驿站平台远眺。

望着一株株摇曳的树苗,习近平总书记欣喜地说:“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先植绿后建城。按照这一新理念,雄安这片热土很快变绿变美了。

2017年秋季,雄安新区启动了以建立城市森林为目标的“千年秀林”工程,累计造林31万亩,植树1400万棵。2020年计划造林10万亩并启动雄安绿博园建设。未来,新区森林面积将达百万亩,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一流森林城市。

九河下梢,华北之肾。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越擦越亮的“华北明珠”白洋淀,与茁壮成长的“千年秀林”一道,打好新区蓝绿交织底色,共建清新明亮水城共融之城。

3月19日,安新县淀区村建昌村,820户村民共同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使用了40多年的唯一公用旱厕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3个水冲式环保厕所。这一天,村里的环境一体化治理项目正式完工,村里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不再向白洋淀排放。

建昌村还有一个喜讯,让5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邢孟义心情不错。3月初,村北的雄安新区退耕还淀还湿先行示范项目——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拉开大幕,建昌村将变成美丽的湿地公园。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2019年1月16日,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谈到雄安新区下大气力处理城和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回想起选址的考虑:“当时选址在这,就是考虑要保护白洋淀,而非损害白洋淀。城与淀应该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聚焦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构建新区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大力管控,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实施白洋淀底泥清淤试点工程、78个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推进清理白洋淀淀区水产养殖设施、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等13项管控措施……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不断升级加力。

加强补水,白洋淀的水量大了、水位高了。

我省统筹调度多种水源,仅2019年就累计向白洋淀生态补水超过3.5亿立方米。去年年底,白洋淀水位超过7米,水面面积270多平方公里。

随着白洋淀生态改善,过去消失的不少鱼种又悄悄回来了,各种珍贵的鸟也渐渐多了。

说起生态的变化,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拿出了一组硬核数据:2019年,白洋淀水质明显好转,湖心区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13.82%;雄安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29,同比下降3.23%,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68%。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