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美丽河北 人文之美|麻乡纸歌

2020-07-24 05:24: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喜花《扣碗花·双蝶》

初夏,蔚县的气候分外宜人。找上一个闲暇的日子,远离县城的喧嚣,随随便便去往乡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在大街上和“坐街”的老人们聊上几句。恰好遇到一位热情好客的老乡,邀请我去他家里坐一坐喝杯水。迈进老乡的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方方空空的糊着窗纸的老窗户,那窗户的方空之间便仿佛将时间凝固,让我恍惚回到了从前。

元宵节船灯

麻乡的前世今生

世世代代生活在壶流河两岸的蔚县人,在远古也曾有傍崖挖洞、沿河搭屋的居住史,那时的窗户只是一个窄小的方框框,里面用木棍支起个“十”字或“井”字形。人们用黄土围成一庄一堡的土堡子,堡内用黄土筑起板打墙、盖起泥土顶子,这就是俗称的“土房”。从土房开始,才有了方五空、方六空、方七空、方八空、方九空、方十空的窗子。虽然再后来,人们盖起了砖木结构的大瓦房,但窗子的样式和结构一直保持延续下来。

这些各种各样的窗户都是用蔚县当地所产的白麻纸来裱糊的。麻纸的规格相应也依照窗户来决定:一张大麻纸刚好糊住方九空的幌窗,小麻纸用来糊方四空的幌窗。按习惯,蔚县旧时一般每年要更换两次窗纸:一次是入冬前,糊上一层厚实而缜密的白麻纸以备冬季防寒;另一次是春节前,年节前进行的这次大扫除寓意要扫除晦气、霉气,全家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的运气。人们换掉坚持了一冬的窗纸,重新裱糊上一层崭新亮堂的白麻纸来作为迎接新年、清扫房屋的一项重要的节日习俗。

早年间,蔚县是有名的麻乡,境内除南北二山区外,大部分地区都种植白麻,尤以东、西太平与代王城一带为多。这一带地面宽阔、土质肥沃,壶流河及其支流十字河、密河、清水河、安定河的滋养更使得当地具备了良好的种麻条件。再加上蔚县人种麻历来讲究精耕细作:土地必须选择土质灰黑、富有肥力的,并施以粗肥、细肥等多种肥料,从追肥、松土、浇水到收获,各个环节都做得细致周全、一丝不苟。由于种植条件好、加工又细,蔚县所产的白麻质量优良,麻性极好,色白似霜。

民国年间,蔚县白麻的种植面积最大时达8万余亩,年产量高达25万余公斤。盛夏之时碧绿的麻地郁郁葱葱,秋季白花花的麻捆竖满街头,到了冬天肩挑畜驮的麻捆子流成了一条麻龙,逶迤地跋涉到这片乡土之外,蔚县的白麻和加工成的麻绳便也成了外销的重要商品。据旧志记载:蔚县开元赋麻布,说明远在1300多年前的中唐开元年间,蔚州人就开始用麻布作为赋税上交官府。

白麻由此成为蔚县人生活的主要依托,蔚县过去村村都有麻绳匠。由于当时没有便捷的运输工具,主要靠骡帮把大量的白麻运往京津地区,在峰峦叠嶂的大南山中成年累月翻山越岭、来来往往的麻驮子竟将其踏出一条白麻之路。据说早年蔚县骡帮直接把白麻运到北京,交付麻庄,再由麻庄销往全国,甚至外销到世界各地。后来广昌与易州修通铁路,蔚县的麻驮子就先把白麻运到车站,再转发往京津。白乐、吉家庄一带的农民有的干脆身上背上几十斤麻绳,徒步沿着白麻之路跋涉到北京出售,即可获得可观的收入。至今北京郊区(县)还有很多蔚县人,他们有些人便是先前在那里落了户的老蔚县麻绳匠人们的后代。

由于原料充沛优良,蔚县清朝初年就在一些靠近河流的村堡设有“纸坊”,蔚县城郊的小北关、太平庄是纸坊的聚集地,前前后后开设过十几处纸坊,其中“茂益昌”“纯义厚”“裕顺德”与“德厚昌”是远近闻名的老纸坊,县城纸店头“赵家纸坊”,暖泉镇“赵成纸坊”“启恒顺纸坊”等也都小有名气。

蔚县的纸坊还有细致的分工,主要有白纸坊和黄纸坊两种。白纸坊用麻绳头、稻草做原料。他们制造麻纸一般要经过整理拣疏、碾捣蒸洗、漂晒整裁等几个阶段。娴熟的好造纸匠工具运用自如、操作得心应手,所做的纸张匀称、薄厚一致。清朝至民国年间,蔚县的“纸坊”漂制各类麻纸,其中包括1.8尺的“大改连”,1.6尺的“小改连”,“大呈文”“小官纸”以及“流水账纸”“抄账纸”等,当时蔚县的纸坊数下来有四十多个“漂池”,年产麻纸约十九万余刀(一刀为一百张)。

由于用料好、制作工序细致严格,蔚县生产的大麻纸、小麻纸纸质筋道、色泽漂白,厚实均匀而且虫子不蛀、柔软又易吸水,因此在张家口等地颇有名气。白麻纸在蔚县当地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一张大麻纸刚好糊住方九空的幌窗,洁白透亮;小麻纸正好用来糊方四空的幌窗,不多不少,紧紧凑凑。村堡里的人裱糊顶棚要用麻纸;商业店铺注账用的“绺子”“流水”和“抄账”要靠麻纸;村里的孩子们练字写仿影也用这种麻纸;一些笔铺、药店、茶叶庄还用麻纸来做包装,就连人们日常写约立契、抄书记账也离不开麻纸。另外,由于韧劲强、不易裂,麻纸还被做成了各种独特的纸质家庭用具,如纸笸箩、纸酒篓子、纸酱篓子。

黄纸坊则主要用稻草加上河川里出产的蒲草棒子来做原料,造出的黄纸纸质比较粗糙、颜色泛黄,主要用作卫生纸,但却有止血消炎的独特作用。

蔚县人还专为这红红火火的造纸营生设立了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和十月初十是传统的“造纸节”。每逢这一天,纸匠们放假休息,改善伙食,犒劳工人,有时还要搭起台子唱大戏,过去蔚县县城的“纸坊”甚至还在纸店头村附近专建有一块“公坟”,以安葬无裔的纸匠,当地人管它叫“纸匠坟”。

由于纸质好,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坝上、内蒙古高原一直到涞源、保定、京津都偏好用蔚县的麻纸。这些自造的源源不断的麻纸成了这一片乡土上想离也离不开的物什。栖身于北方这个风骨硬朗的古城堡中,纸制的器物、纸做的装饰多了一些朴拙简约的北地情怀和纯挚的乡俗民风。蔚县的男女老少、四时八节竟都离不开这些纸做的物件。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