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闻纵深|减碳目标高于全国,河北怎么干

2021-03-25 04:56: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让森林、草原、湿地等齐发力

早春,丰宁千松坝林场大滩分场营林区内郁郁葱葱的落叶松,隐约透出嫩绿。

从2006年开始,千松坝林场正式启动碳汇林建设。项目区位于丰宁大滩镇,处于京津母亲河——潮河、滦河发源地,是京津水源涵养功能的核心区,工程设计面积2610.79公顷。

碳汇交易可以使碳排放权像普通商品一样进入市场,通过相互调剂,确保区域实际排放量不超过限定排放总量。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被核定为可用于抵消16万吨以上的碳排放量。这些可以用来抵消的碳排量,意味着碳排企业可以来“买碳”,林业碳汇项目业主通过“卖碳”实现创收。

自2014年完成京冀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单后,截至2020年,千松坝林场已完成碳汇交易360多万元。

碳循环的旅程中,森林是重要一环。

1亩成年树林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24.455吨。

过去5年间,河北累计完成营造林3954万亩;其中,2020年,河北省完成营造林882万亩。而今,河北森林蓄积量由1.44亿立方米增加到1.75亿立方米。

河北已经用森林打造了一个“仓库”,专用于储藏碳。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是河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3月18日,廊坊市永清县,京德高速永清连接线植树现场,志愿者们栽下一棵棵树苗。不到半日,连排成行的树苗整齐排列、迎风挺立,带给这个春天更多的绿色期许。

截至目前,永清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3%,居华北平原县份之首,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荣誉,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绿色明珠”。

今年,河北将完成营造林600万亩,大力实施太行山燕山绿化、坝上地区植树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和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等造林绿化重点工程。

同时,将全面开展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以此推动造林绿化行动在城乡全面展开。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途径不止造林。

资料显示,1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0.1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46吨。

“十三五”期间,河北完成沙化、退化、盐碱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72万亩。今年,河北还将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20万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指出,草原的碳汇功能,不仅体现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同时,草原植物根系发达,每时每刻都在与土壤进行物质的循环;草原一岁一枯荣,大量枯落物不断沉积,在千万年变迁中,还会形成厚厚的泥炭或腐殖层。

森林、草原之外,能够发挥固碳作用的,还有湿地、海洋、土壤、冻土。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需要调动和发挥整个生态系统的协调作用。“十四五”期间,河北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绿色实现永续发展。(河北日报记者董立龙、李嘉欢、袁伟华)

相关

完善政策、技术和市场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要想打赢这场“硬仗”,实现碳达峰,河北需要更完善的政策、技术和市场体系支持。

2020年8月,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出一道“征集令”:征集省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点项目,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技术和方法。

这道“征集令”,指向河北境内的火电、化工、油气开采、水泥、钢铁等企业。

省生态环境厅明确,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将纳入全省试点项目名单。对于开展相关项目并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排放企业,河北将在碳市场履约和碳配额分配中予以适度倾斜。

专家表示,实现碳达峰,河北需要围绕技术进步发出更多“征集令”,不仅要着眼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还要着手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此外,实现碳达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完善的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作保障。

中央明确,实现碳达峰,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3月18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建议,加快出台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政策文件,进一步提高各方认识,突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重点,科学设定各阶段目标,明确基本原则、工作方向和主要任务,压实各行业、各地方主体责任,推动形成“1+N”政策体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北明确提出将制定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对河北而言,不仅要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还要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相关政策。

据了解,推动碳达峰目标任务稳步实现,河北要加强体系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以体系强基固本;同时还要加强能力建设,既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等创新能力,又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靠能力行稳致远;要加强行动建设,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行动,加强国际合作行动,用行动落实蓝图。(文/河北日报记者董立龙、李嘉欢)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