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为校外培训机构项目鉴别提供依据很有必要

2021-11-19 05:13: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项目鉴别工作,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结果评价等维度明确了鉴别依据。(据《中国教育报》11月16日报道)

为了推动“双减”政策有效实施,教育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多措并举,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在政策影响和引导下,许多校外培训机构逐渐开始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不过,也有部分培训机构试图逃避监管,将学科培训改头换面,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继续“野蛮生长”,紧紧束缚着孩子和焦虑不断升级的家长。

比如,一些传统学科类培训悄然变身“素养课”“表达课”“阅读课”。原来进行英语学科培训的机构,逐渐开始对学生进行“英文戏剧”培训,称采取戏剧表演方式,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侧重语文学习的培训变成“演讲课”,实际培训内容仍是写作的反复训练。这些把学科类培训包装成非学科类培训等隐形变异的做法都属于“换汤不换药”的违规操作,严重干扰了“双减”政策的落实。同时,由于之前“学科类”“非学科类”的概念不甚明确,一些学科类培训机构确实想转型又不知道转向何方;家长们想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又担心“机构靠不靠谱”。

这种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南》对培训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明晰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的概念和鉴定标准,提升了鉴别工作的精准度。比如,一些机构的体育培训就是围绕中考测试项目展开,是否属于学科类培训,就可“按图索骥”。比如,当下“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的主管部门不同,对于分类边界的把握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偏差,《指南》专门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可协助其他主管部门提供分类鉴别意见,并对“学科类”鉴别有最终决定权,将有效避免“钻空子”的情况。应该说,《指南》为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照,也为防范、治理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问题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鉴别依据,迈出了推动“双减”落实的重要一步。

需要明确的是,“双减”的治理目标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并不是阻挠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校外培训并非完全禁止,而要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由此,如何区分非学科类和学科类培训,如何让学科类培训真正符合科学教育规律,这就需要各地在具体操作上还要加以细化,以科学严谨的原则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专家鉴别制度,强化机构行业自律,加强责任落实和处罚制度落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遵循客观规律,实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过程。承载着全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厚期待的“双减”不可能一蹴而就。落实好《指南》要求,切实有效减轻学生负担,还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让改革走向深入,让教育回归本真,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奠定重要基石。(贾梦宇)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