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奏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自然乐章”

2024-02-28 12:32:29 来源:保定晚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保定积极打造大气拱卫首都、水源涵养雄安、生态示范华北、绿色发展引领全国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奏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自然乐章”

蓝天白云下的巨力大桥。(资料片)

断流近30年的潴龙河恢复清水入淀。(资料片)

“除了每周的定期巡检,对重点点位我们还要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流入河道的水质完全达标。”2月22日,保定高新区生态环境局李新强和王子琦带领三方检测公司又一次来到电谷新区污水处理厂,对这里的出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查。

为筑牢雄安新区上游生态保护屏障,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成立河道巡查小组,通过不断加强巡视、加密人工监测频次、在线监测数据筛查、无人机飞检等,对全区涉水企业、入河排污口、雨水泵站、农村黑臭水体、河道垃圾等重点点位开展排查。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纯底色和有力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保定市积极打造大气拱卫首都、水源涵养雄安、生态示范华北、绿色发展引领全国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

蓝天白云成常态

“轰油门,再轰油门!”在保定市路检路查点,检测人员正在对一辆重型卡车做尾气检测。

“1.42”,连续4次检测后,不透光烟度计报出了检测结果。法定限值为1.32,这意味着,该重型卡车尾气排放超标。

以前,车辆检出尾气超标,环境执法人员一般会罚款和劝返。2020年5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根据条例,生态环境部门会出具维修复检催告单,10个工作日内维修复检合格才能销号,否则就会被录入超标排放“黑名单”,在京津冀三地“寸步难行”。

“每年我市都会制定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工作要点,设立目标、明确举措。”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陈建起介绍,近年来,保定持续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工作。

为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保定与北京市门头沟区、张家口市签订了京冀地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联合行动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推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生态保护格局。

同时,保定在全国率先起草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应急体系,应急期间及时启动机动车限行、工地停工、企业停限产、强化控尘保洁消霾等应急响应措施。体系化治理的同时,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法制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为保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壮士断腕的勇气换来保定的“呼吸之变”:2019年,保定达标天数为194天,全年达标率达到了53%,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首次退出后10名。2022年,优良天数230天,占比达63.01%。如今,蓝天白云已成为保定常态。

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率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

水环境持续改善,

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发厚实

初春午后暖阳下,三三两两的市民沿着黄花沟绿道漫步。“清静,舒坦,每天都想来一趟。”68岁的市民许新帜感叹着环境的变化。

黄花沟,历史上曾是遇水多淤积的水运故道。2022年2月,保定投资52.3亿元,启动“黄花沟二期”和“环堤河”综合治理项目,将昔日的黄花沟打造成集“行洪通道、休闲漫道、绿色廊道、文化驿道、体育赛道”于一体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随着水环境持续好转,保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也愈发厚实。“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首次在拒马河被拍到,30多只的野生黑鹳族群首次到瀑河,多年少见的鳜鱼和鳑鲏鱼再次成群结队……

如今,以生态治理促进生物多样性,一个山更绿、水更清、花更香、鱼更密、鸟更多的山水保定画卷,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徐徐展开。

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流域综合治理,截至2023年底,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8条有水入淀河流中,5条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3条达到地表水Ⅲ类,4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断流近30年的唐河和潴龙河恢复清水入淀。全省10次月度地表水环境达标排名中,4次第一、2次第二,应获奖励1300万元,获奖金额排名全省第一。

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为高质量发展添绿色动能

绿色不只属于生态,更浸透在动能转变之中。

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上,保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博野、望都、安国、高阳、徐水5个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15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前期项目,新能源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第39位。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全力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的保定,环保产业企业也在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7年产值10.3亿元、2021年产值23.8亿元,2022年已破30亿元。

近年来,保定市还锚定“公园城市、品质园林”目标,围绕“微改造、精提升、重实用、强养护、有特色”的建设方针,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打造了数量众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便捷实用的口袋公园,逐步形成“10分钟美好生活圈”。

2021年以来,保定市主城区新建、改建劝学园、时光记忆、转角花园等口袋公园273个。通过增建口袋公园,有效提高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扮靓了城市绿美空间,让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

中国古动物馆、爱情广场、保定宴饮食博物馆、淮军公所博物馆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直隶第一街”西大街焕新重生。400多条背街小巷全面提升,600多个老旧小区精心改造,郊野公园绕城、城市公园提靓、社区公园环家、口袋公园遍地的四级公园体系初步形成。71公里的环城水系,一期环城而绕,已投入使用;二期穿城而过,正加快建设。42公里环城水系马拉松赛道串珠成链、全线贯通,已成功举办两届的马拉松赛事,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保定市还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在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中加快发展自己。

当前,保定市正推进与华能、国电投等央企的战略合作,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2500亿元,打造“中国电谷”升级版。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壮大。

截至目前,全国98家央企中,已有42家在保设立子公司共253家,保定正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工作,奋力打造大气拱卫首都、水源涵养雄安、生态示范华北、绿色发展引领全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保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生态力量。”陈建起说。(保定晚报记者杨虎 通讯员吕子健

责任编辑:程涵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