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党的好女儿吕玉兰
河北新闻网
2011-07-01 06:27
责任编辑:李瑾
【字号

本站搜索

    东留善固的村北是清凉江沙河古道,用村里老人的话说“当年刮风对面看不到人”。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吕玉兰经过与老党员、老干部座谈,制订了“植树造林、锁风固沙”的宏伟规划。为了治服风沙,吕玉兰组织了“三八妇女造林队”,采树籽,育树苗,大搞植树造林。

    “雪花飘、风刺骨,不叫一声苦;手冻裂、脚流脓,不喊一声疼。”吕玉兰带领全村群众苦战三年,造林600亩,植树10万株。

    2 裹白毛巾的“女劳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党的好女儿吕玉兰》长篇通讯和吕玉兰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文章《十个为什么?》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轰动全国。她在全国政协礼堂作报告,震动了京城。吕玉兰的事迹感动和激励着亿万青年人火热的心。当时,在河北省乃至全国,掀起了一场“学习吕玉兰,争做好青年”的热潮。

    在东留善固村采访时,与吕玉兰同龄的老人们回忆说,吕玉兰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头上裹着的白毛巾和朴实真诚的农民式的微笑。“她经常穿着件紫黑相间的大格对襟上衣,黑布鞋,很像进城的农村干部。”

    青年时代的吕玉兰身材细高,爱说爱笑,是劳模,又是公社书记,小有名气,倾慕的人自然不少。后来,她与新华社记者江山结为连理。

    吕玉兰15岁任初级社副社长,20岁任党支部书记,31岁任省委副书记,37岁任省委书记。她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因长年积劳成疾,于1993年3月31日,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