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河北省财政科学理财为河北经济增长添活力

2011-12-07 09:58: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核心提示:

    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意义重大。改革预算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预算管理新体制,是我省财政部门孜孜以求的目标。

    多年来,河北的财政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适应新的改革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着眼于科学理财、高效理财、为民理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千方百计破解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初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支撑

    10月底的古城邯郸秋意渐浓,但位于邯郸开发区的光导重工却是春意盎然。

    生产车间外,码得整整齐齐的包装箱正在等待装车外运,笔者从箱体上的标识看到,这是一批出口美国的产品。“现在许多出口企业不太景气,你们怎么样呀?”面对这一疑问,光导重工副总经理苏电礼笑着说:“我们掌握有机光导鼓生产的核心技术,而且生产设备也是自主研发的,成本上有很大优势,所以出口没问题。”

    光导重工能够有这样的底气,关键是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它是中国目前唯一技术成熟的有机光导鼓生产企业。光导鼓是激光打印机、复印机耗材——— 硒鼓的核心部件。每年全球激光打印机、复印机耗材市场容量为424亿美元,中国年销售额达103.78亿元人民币,在这些耗材中,硒鼓占有重要份额。

    目前,该公司已是中国同行业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公司能在短短几年时间成长为业界佼佼者,跟财政的支持密不可分。”据苏电礼介绍,近年来,耗材产业链共收到财政支持约4000万元。“邯郸市已把工业技术改造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措施,在全省各设区市率先设立技改专项贴息资金。”据邯郸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2010年市政府共安排财政贴息资金1亿元,支持85个企业技改项目,带动银行贷款44.8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44.2亿元;新增销售收入557.8亿元,税金42.5亿元。

    与此同时,该市还针对全省重要增长极——— 冀南新区制定了特殊的财政体制,实行“三税”定额分享、超收全返的财政体制。即以省、市财政2010年在冀南新区核心区实际分享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基数,2011年至2013年分享“三税”超过基数部分全额支持新区,重点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财政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通过不断改革,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省财政厅副厅长、预算管理局局长高志立说,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综合运用贴息、补贴、注入资本金、建立担保体系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经济增添活力。

    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筹集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我省开始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促进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我省筹措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夯实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我省多方筹集资金,支持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旅游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了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整合筹集相关资金,集中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对渤海新区、曹妃甸新区实行省级分享“四税”收入超基数全额返还政策,继续支持两大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以省政府批准规划前一年省级聚集区企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省级留成部分为基数,对省级聚集区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三年”的办法。落实省政府《发关于加快沿海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向沿海转移实施意见的通知》,鼓励市、县在沿海地区“飞地”开发建设。对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工业聚集区或产业园区(基地)内接收的北京转移、扩散的企业,自投产3年内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全部缴入所属县级国库,由县财政全额列支缴税企业……

    河北省财政部门正在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赵耀光】 河北省财政科学理财为河北经济增长添活力
河北新闻网
News
河北新闻网
http://hebei.hebnews.cn/2011-12/07/content_2417283.htm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