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生二孩也可享受生育险 不是所有男职工都可享受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2-10 08:50:22  责任编辑:孙明霞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郭春虹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生育保险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那么,母亲生育第二个孩子能否享受相应的生育保险呢?

    记者从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了解到,第一孩已经报销生育保险的夫妻只要有二孩准生证,生二孩时仍可享受相应待遇。

    《石家庄市市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规定,按标准缴费的用人单位的参保人员,连续缴费满十个月(不含补缴时间)生育的,享受生育津贴待遇。也就是说,只要参保人员符合生二孩的政策,就可以再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石市市区参保人员生完孩子可直接报销

    为方便生育保险住院医疗费的报销结算,石家庄市区对依法取得了生育证件的参保人员可实现住院医疗费在出院时即时结算。也就是说,今后生孩子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参保职工在本市辖区(包括所属县、市)办理生育证的,办证十五日后可实现生育住院医疗费在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

    参保职工在外地办理生育证的,可由用人单位携带生育证及复印件、夫妻双方户口本及复印件、《石家庄市市区城镇职工生育信息登记表》于每月10日前到市医保中心登记有关生育信息后,生育住院医疗费实现在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也可按原办法由个人现金全额垫付,出院后由用人单位持相关材料于每月10日前到市医保中心按规定报销。

    其他情况需按规定报销的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待遇申报仍按原规定执行。

    据了解,生育保险待遇不是“一次性”的,它不只包括生育时的医疗费和生育津贴,还包括生育并发症、计划生育手术(包括男职工本人)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流产产假期间的津贴甚至参保女职工退休后仍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包括取出宫内节育器、流(引)产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等。

    灵活就业人员“正常生产”费用为2000元

    据悉,石家庄市市区内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医疗费用,实行定额报销,标准分别为:(一)正常生产2000元;(二)难产2500元;(三)剖宫产3500元;(四)怀孕6个月以上终止妊娠800元;(五)怀孕满4个月不满6个月终止妊娠600元;(六)怀孕满2个月不满4个月终止妊娠400元;(七)怀孕不满2个月终止妊娠120元。

    河北“舟利人才”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则不但有定额报销费用,还会享受生育津贴。

相关新闻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准妈妈们准备好了吗?

2015-12-08 08:33:39

准妈妈们在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孕妇学校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保健操。高龄孕妇(年龄大于等于35岁),最好对身体做个全面检查,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器官异常等情况。

专家:改变中国低生育趋势 仅有二孩政策还不够

2015-12-07 17:41:20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表示,放开二孩政策并不就意味着未来人口的顺利增长或者保持平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率过低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却很难有效果。

80后妈妈忏悔:有了二孩“忘”了大女儿

2015-12-06 17:32:04

“女儿病倒了,我才发现手机里全是儿子的合影,找不到一张女儿的照片……”这是一名80后妈妈的忏悔。”  静静是今年11月10日被发现身体不舒服的,刘女士说起这件事时,不停地抹着眼泪。

业界预估二孩政策或使相关医疗医药行业提速20%

2015-12-03 18:12:56

政策红包频发、审批可以优先、价格逆市上涨、市场逐步扩容……此前处于市场边缘的儿童药未来或变热门。日前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得知,业界预估受政策红利影响,孕前辅助生殖医疗以及孕中保胎行业增速短期内有望从现有10%提升至20%。

高龄夫妇生育二孩尤须做足孕前功课

2015-12-03 09:37:46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来,许多有生育意愿的夫妇已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已经超过35岁,属于高危孕产妇。据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刘效群介绍,随着年龄增大,生育能力在下降,多种风险在增加。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