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80后小伙读完MBA后当“农民”种植无公害蔬果

2016-09-08 10:56:30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郑晓娟
2006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在香港财经学院读完MBA。虽然有单位高薪聘请,但他为了圆梦,心甘情愿做了一位“农民”,风吹日晒,与瓜果蔬菜为伍,即使身心俱疲,也“永不言弃”。

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农产品历年销售情况被制成图表。

忙碌一年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2006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在香港财经学院读完MBA。虽然有单位高薪聘请,但他为了圆梦,心甘情愿做了一位“农民”,风吹日晒,与瓜果蔬菜为伍,即使身心俱疲,也“永不言弃”。他就是现年32岁的吴涛,在正定县西平乐乡南化村经营着1500多亩的农场,不仅提高了乡亲们的收入,也正在逐渐改变他们的种植习惯,而这也正是吴涛的追求。

    □文/记者 崔虹 图/记者 郄磊

    读完MBA后,他毅然当了农民

    身高约一米七,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身材偏瘦,说起话来声音有点儿嘶哑,语速略快,这就是吴涛。他给人的第一感觉不像庄稼汉,而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我现在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吴涛开玩笑地说。

    1984年,吴涛出生在正定县西平乐乡南化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作为家中的长子,乖巧的吴涛很受长辈们宠爱。而吴涛也不负重望,在2002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系录取。2006年大学毕业后,吴涛留在了北京,并顺利进入一家外资企业。

    不过,优厚的待遇并没有阻挡住吴涛回乡的脚步。“我一直有个情结,那就是有能力后要为家乡做点儿事,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吴涛说。

    为了圆梦,2009年,吴涛毅然辞去安稳的工作,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刚回来,就接到市里一家机械行业企业的电话,让我到那儿工作。”吴涛说,为了积累管理经验,他没有推辞。不过,三年后,他还是跳槽到了一家做育种的农业企业。与此同时,他开始攻读MBA,并于两年后顺利毕业。

    多家单位争着向吴涛这位工商管理硕士抛来橄榄枝,但他一一婉拒。因为,此前,他已经打定主意:专心做农业,帮村民增收,并最终改变他们的种植习惯,以保证餐桌上的安全。

    一年瘦了20斤,为了理想永不言弃

    “说了算,定了干。”自从决定要与农业打交道后,吴涛在还没读完MBA时,便已经开始着手做准备了。“2013年底,我让家人帮忙流转了两三百亩土地。”吴涛说,2014年,他在地里种上了土豆、洋葱、大葱、花生等,“当年的收成还不错。”吴涛说,这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于是,他流转的土地逐年增加,现在已经达到1500多亩,种植的品类也扩大到近20种,“有茄子、豆角、西瓜、萝卜、辣椒、樱桃等等。”吴涛说。

    在许多人眼里,吴涛很“风光轻松”:经营着大农场,每天开着车来来回回,打电话询问一下瓜果蔬菜的生长进度、收获状况……然而,又有谁知道他背后的艰辛?“我今天凌晨2点半就起来了,到县城的配送中心安排好后再赶回农场。”吴涛说,目前,配送中心每天要销售近1万公斤蔬菜。

    吴涛告诉记者,最苦最累的就是2015年。“那年是农场发展很重要的阶段,几乎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吴涛说,每天早晨5时许,他准时赶到农场,然后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我要在工人上班前安排好所有的工作,大家来了以后我再教给他们怎么操作。”吴涛说,农场购置的浇水、施肥、收获等设备比较现代化,所以,他必须手把手地教给工人,告诉他们怎样根据地块的大小设定相应的数值、每个地块需要施多少肥料等。除此之外,他还要跟工人们一起搬抬收获的花生、玉米等,“真是身心俱疲。”吴涛说,2015年,他不仅瘦了10公斤,也晒黑了,朋友们见了他几乎都认不出来。

    吴涛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了。然而,向来不服输的他又不甘心半途而废。于是,他请人写下了“永不言弃”四个大字,并挂在办公室里,“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吧。”

    接下来的日子,不知是不是那四个字真的起了作用,吴涛再也没想过打退堂鼓,而是克服重重困难,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安全第一,瓜果蔬菜全部无公害

    “我一直很关注食品安全,所以,我要求农场里的瓜果蔬菜必须都是无公害的。”吴涛说,所有的底肥都是牛粪、羊粪等有机肥,“我们跟附近5个养牛厂有合作协议,自己养了1000多只羊,就是为了给农场提供足够的肥料。”

    吴涛说,在使用有机肥的同时,他还增加了生物菌肥,“这种肥料可以分解土壤,改善土壤品质,增强土壤的透气性,缓解土壤板结。”吴涛说,农场喷洒的农药全部是生物制剂,不含有毒的化学成分,“这些都是权威部门检测过的。”

    “以西瓜为例,我们使用的都是原生苗,而不是嫁接的。”吴涛说,到了授粉期,均为蜜蜂授粉,避免了人工干预;生长期,绝对不会使用膨大剂等,而是让西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所有这些都是为保证西瓜的品质。”吴涛说,正因为如此,无论市面上西瓜的价格如何,农场的西瓜始终是每公斤2元,即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我们的西瓜适口性比较高,吃起来没有梯度感,也就是说一直到瓜皮附近都是甜的。”

    吴涛说,为了保证品质,农场种植的所有品种,都是他们到全国各地精心挑选采购的,在各领域中均属于顶尖产品,“土豆的品种来自东北,萝卜是北京的,大葱从山东引进,西瓜是本地品种。”

    增加收入,附近村民打工得实惠

    见到闫梅花时,她正在大棚里给茄子整枝。“俺在这儿干了三年了,只要来,每天最少挣50块钱。”60岁的闫梅花快人快语。

    闫梅花是岳村人,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和同村的李秀花一起,骑20分钟左右的电动车到吴涛经营的农场干活。“咱本来就是庄稼人,这些活儿都干惯了,一点儿也不累。”闫梅花说,去年,她除了经营好自家的5亩地外,有空就来农场。“今年,俺家的地租给别人了,以后每天都可以到这儿干活挣钱。”闫梅花笑着说,每个月1000多元的收入,足够全家零花了。

    “到了收获的时候,有的人每天能挣一百二三。”李秀花露出羡慕的目光。

    南化村的牛胜义曾经是一家企业的车间主任,现在是吴涛聘请的场长,“在这儿干活自在。”牛胜义停下正在驾驶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说,总体来说,每月挣的钱和在厂里差不多,“不过,农场年底会有分红。”而吴涛告诉记者,他还准备给牛胜义一些股份。

    吴涛告诉记者,农场每天都会有岳村、平乐村等附近村的村民前来打工,多的时候超过百人,最少也有20多人,“如果按日结算,女工每天五六十元,男工稍微贵点儿。”吴涛说,如果把地块包给村民干活,他们会挣得更多。

    信心满满,将对村民土地实行托管制

    “现在,我们投入了将近700万元,农场已经步入正轨。”吴涛说,目前,他建立了配送中心,为农场的瓜果蔬菜开辟了销售渠道。农业科技公司不仅自主研发新的种植品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设计生产改造适合农场的机械,“我们会逐渐减少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适合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品种种植面积,比如土豆、花生等。”

    谈到下一步计划,吴涛透露,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他将对村民土地实行托管制,“村民可以自己种植,我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吴涛说,现在,村民浇水时浪费比较多,而且大多数村民在播种时施很多肥,以为这样会增产,“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肥料不在多,只要适量就行。”吴涛说,施肥过多,庄稼也不能完全吸收,剩余的可能会蒸发,有的渗入地下,这又造成了浪费。“如果我们指导他们正确浇水施肥,这就为村民节约了成本,也意味着提高了收入。”吴涛说,据他们初步估计,每亩可以节约100元至200元。“而且,我会逐渐把这种种植理念传授给他们,改变他们以往的种植习惯,包括使用农药等方面,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

    除了节约成本,吴涛还想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村民增产,“预计也有一两百元的空间,这样,每亩就能增收三四百块钱。”

    “在农场的管理上,今后,我们会加强线上的销售和管理。”吴涛说,现在,农场已经在淘宝网上有了店铺,去年接了近3000单,“红薯全部是线上销售。”吴涛说,淘宝网只有交易而不能与客户沟通交流分享,因此,他们将重点做微信的延伸,增加售后服务环节,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我今年还计划建立一个娱乐休闲区,既能采摘,也可以在可移动的木屋里休闲娱乐。”对于未来,吴涛信心满满,“相信我们的农场会越来越好,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相关新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
十八洞村电商扶贫出新招 农民直播卖土鸡蛋

2016-09-06 16:19:18

日前,“重走长征路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了“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初秋山里下着雨,村口处一间明亮宽敞的小屋显得格外温馨。村支书龚海华告诉记者,这是十八洞村的电商服务中心,现在电商的收入占全村收入的一半。

平泉县引导贫困农民种植剑兰增加收入

2016-09-06 09:56:37

平泉县采取“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经营模式,引导贫困农民种植剑兰增加收入。该县老爷庙村花卉种植基地占地200亩,有10户贫困户30多人到基地进行生产经营,预计年实现利润50万元。图为农民正在该基地采摘剑兰。

兴隆8.5万农民有了“签约医生”

2016-09-06 08:29:43

日前,记者从兴隆县卫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兴隆县已有8.5万名农民有了自己的“签约医生”,并开始享受上门服务。签约乡村医生数量达到400余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