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某大学硕士生导师给学生打零分 学校纪检部门介入调查

2016-09-20 08:39:24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孙明霞
“我拒绝为导师管理的公司打工,不但导师评价得了零分,还被迫‘演练’并公开道歉。”昨日,曾就读于保定某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的小坡(化名)仍然难以平复情绪。由于零分评价对小坡的就业和考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从2014年5月开始,他就此事向有关方面举报上访,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

    “零分评价”产生了什么影响

    虽然小坡拿到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已经三年,但他发现“零分评价”事件对他的负面影响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小坡告诉记者,当时园林与旅游学院要求本人在这张综合测评成绩单上签字。为了顺利毕业,他不得不违心地在这张带给自己屈辱和痛苦记忆的成绩单上签下了名字。“印象中只有一位同学得了23分,其他都是25分的满分。”后来,园林与旅游学院将这张带有小坡0分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名递交至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院亦顺利通过。后来,研究生学院以小坡成绩排名不够拒绝了他的入党申请。

    “风景园林这个圈子很小,考博失败后,今年马上就要面临第三次考博联系导师。由于自己曾经公开道歉并承揽全部责任,无论是就业还是联系导师,人家一打听,就会认为自己是所有祸端和麻烦的制造者。”这是几年来小坡一路举报反映的初衷。“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已经过去,事件已经给我本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时间损失和精神伤害,在这几年中我错过了很多,有些是我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到底是打工还是实习

    小坡认为,给王某管理的公司打工是整个事件的起因。但是,对于小坡反映的给王某管理的公司打工的问题,校方认为,王某安排小坡在公司实习,其目的是为了让他学到设计专业的知识。为了补贴小坡的生活,按月支付一定报酬。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王某的做法没有什么明显不妥。对此,小坡并不认可。“研究生学习期间为导师开办的公司或者拿到的项目进行打工而报酬低廉,现在是普遍现象。实习是研究生学习的一部分,如果是科研课题项目,即便不给我任何报酬我也不会拒绝。我不能接受的是在王老师管理的公司中完成的都是市场项目,工作量有时甚至超过了公司的员工,这样的安排能算实习吗?”

    为了求证小坡所叙述事件的真实性,昨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到了王老师。王老师承认,当时的瑞德公司除了一小部分学校股份之外,基本是他自己说了算。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更名交给了自己的助手。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表示这件事情有些复杂,学校正在调查处理,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夏志学向记者解释,“零分评价”发生在对于2011-2012年学年奖学金综合评定中。在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园林与旅游学院领导未果。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王新建。他表示,这件事他们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链接

    莫让老师变“老板” 学生变“学徒”

    老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是高校学生私下抱怨的高频话题。师生关系,在合作还是劳力、自愿还是被迫、有偿还是廉价的利益博弈中,模糊了本来的面目。早在几年前,北京某大学一位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而发退学声明,引起网络热议,而关于“导师岂能成‘老板’”与“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正当”的对掐也不止一次,却没有相关制度建设的有效跟进。人们不禁要问:在应是知识高地、道德净土的学校,导师如何培养人才、学生如何提升研究素养、学校如何加强科研管理?

    不可否认,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在文献、实验、论文等方面做辅助性工作,是教学培养的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不是说,产学研只能谨守在课堂与实验室,不能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有必要在导师的研究项目中锻炼成长,但这不应该成为学生低价给导师打工的借口。相应的,导师考查应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工作量,否则,学生只会逐渐在“干活”中丢了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一种健康的科研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工作,更不是学生“去”老师企业工作。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老师,术业在科学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专业人才是基本责任,而不是相反,错误地把才华用在企业经营上,还以学生为工具。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部公众号,作者李洪兴,原文有删节)

    文/图 本报记者 石英杰

相关新闻

法国小伙儿在华8年 要做“幸福导师”给人快乐

2016-08-25 15:03:51

法国小伙儿罗昂在成都呆了8年,一口普通话说得十分顺溜,曾在成都电视台担任主持人,并多次参与四川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如今,他成了一名情绪管理咨询师,专门做“带给人幸福的事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