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进入最后冲刺 专家解释“救援为何这么难”

2016-11-10 08:13:41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高小茹
先是坑底的救援队员遇到了坚硬的胶泥层,铁锹用力铲上去只能铲下薄薄一层。虽然救援队员全力以赴,但效果却很不理想。之后,有人想到使用挖树坑的地钻。使用这种机械后,挖掘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地质条件复杂让救援行动一波三折

    营救进入最后冲刺 井下仍未发现生命迹象 专家解释“救援为何这么难”

    

    ■最后阶段的人工挖掘遇到了坚硬的胶泥层,延缓了救援速度。

    《掘地40米救坠井男童》追踪

    昨日,保定市蠡县中孟尝村北田地中,千余人营救5岁坠井男童聪聪的行动,进入了冲刺阶段。但事发地点的复杂地质条件,让救援行动一波三折,异常艰难。据现场救援指挥部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下午,共接收到社会各界捐助的现金17万余元,鸡蛋2200斤,方便面2100箱,柴油28吨,棉大衣600件,义务参加救援的挖掘机等各类车辆165辆。

    □文/图 本报记者 汪洋

    通讯员 仝有良

    时间:11月8日晚

    地质专家从山西赶来 支护筒连夜制成运达

    最后阶段的人工挖掘开始后,救援行动进展得一直很不顺利。

    先是坑底的救援队员遇到了坚硬的胶泥层,铁锹用力铲上去只能铲下薄薄一层。虽然救援队员全力以赴,但效果却很不理想。之后,有人想到使用挖树坑的地钻。使用这种机械后,挖掘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就在此时,大坑壁上出现了一处宽约5厘米的裂缝,发生塌方的危险性急剧上升。为确保不发生意外,救援队员只能暂时中断挖掘,全部撤离到地面上,由挖掘机将大坑直径扩大,挖走一部分土方,消除塌方隐患。现场停歇不久的挖掘机轰鸣声,在夜色中再度响起。

    晚10时许,经过努力,消除塌方隐患工作完成。在人工挖掘工作重启前,从山西省赶来的地质专家到达现场。经与专家对现场进行勘查和探讨后,现场救援指挥部再次确认了救援队采取的营救方式的可行性,但认为所使用的高速公路涵洞建设支护筒表面有环状波纹,且一侧还有突出的螺栓固定部分,在实际挖掘中很难下沉到位。为此,现场救援指挥部决定连夜寻找替代材料。但直径达3米的光滑面金属支护筒,制作难度相当大。经过多方联系后,现场救援指挥部终于从保定市清苑区一家企业得到肯定答复:可以制作直径两米的金属支护筒。虽然直径达不到3米的要求,但只能退而求其次。经过工人连夜赶工,9段直径1.9米,长约1米的金属支护筒终于制作完成,并运送到了救援现场。

    时间:11月9日上午

    等待下坑人员排长队 出现第二次塌方隐患

    随着5岁男童聪聪坠井后的第三个黎明来临,新制作的支护筒第一段安装到位,人工挖掘工作重新开始。

    因为支护筒直径比原来短了一米,在里面挖掘的救援队员从5名减少到了3名。在支护筒上方,使用钢管和木板搭起脚手架,由16名救援人员利用滑轮和筐子,将底下挖的土运出。旁边,等待到坑底挖土的救援人员排成了长队,为了保证挖掘速度,每20分钟一轮换。

    由于支护筒内空间狭窄,很多时候,救援队员需要跪着奋力挖掘。虽然如此,挖掘工作重新开始后,一度进行得很顺利,以每小时约一米的速度向下挺近。

    然而上午10时许,大坑南侧土坡再次出现了塌方隐患。坑底救援队员再次被迫停止挖掘,全部撤离到地面。经过现场勘查,为消除塌方隐患,大坑南侧必须向外扩展20米。已在现场坚持了60多个小时的司机师傅们听到召唤,争相跳上挖掘机开始工作。

    中午12时30分许,第二次塌方隐患被消除后,人工挖掘工作再度展开。随着支护筒一段一段安装到位,到傍晚时分已有4段支护筒安装到位。但随着支护筒深度的增加,下面缺氧问题愈发严重,影响到救援人员挖掘进度。为了保证救援队员有足够的氧气,现场指挥部紧急调运了更多氧气,向井底输氧的同时,向支护筒内输送氧气。

    到记者昨晚12时截稿时止,现场的救援行动仍在顽强挺进中。

    救援行动引巨大关注 大爱无私感动天地

    营救坠井男童聪聪的行动,已经持续了80多个小时。“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也引发了各方巨大关注。

    昨日,包括央视在内的国内几十家媒体聚集在救援现场,对营救行动进行即时报道,直播车、航拍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也纷纷上阵。腾讯等平台还推出了在线直播,最多时有超过300万人同时在线关注救援行动进展。

    而在现场,除了直接参与营救的人员外,还有很多附近村民和爱心志愿者帮助维护秩序,让救援行动能够顺利进行。蠡县爱心协会在捐助2万元现金的同时,还为救援人员提供了一整车方便面,500个火烧。蠡县辛兴镇赵锻庄村的粱立波夫妇平时经营早餐摊。二人从清晨5点就赶到现场,不但给救援人员送来10大桶、800多碗豆腐脑,还现场炸制了200斤面粉的油条。蠡县携手爱心社的志愿者司智慧平时在县城卖凉皮,昨日从县城骑着电动三轮车把凉皮摊搬到了现场,免费给救援人员供餐。

    进入人工挖掘最后阶段后,虽然大型车辆设备已很少使用,但没有一辆离开。熬红了眼睛的司机师傅们,在寒冷的野地里,一直关注着救援的进展,随时准备加入进去。

    据现场救援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下午,共接收到各界捐助的现金17万余元,鸡蛋2200斤,方便面2100箱,柴油28吨,棉大衣600件,义务参加救援的挖掘机等各类车辆165辆。正是有了他们大爱无私的支援,救援行动才得以不间断进行。

    地质复杂救援艰难 让工作量大大增加

    没到过救援现场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40多米深为何挖掘了三昼夜还多?救援效率是否太低了?

    保定市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介绍,事发地点复杂的地质条件,让救援行动进展艰难,甚至几次被迫中断。事发地点是松软的沙土夹杂着几层坚硬的胶泥层,沙土非常容易坍塌,为了挖的更深,大坑就必须挖的更大。即便到最后阶段,大坑的直径已开挖到近170米,仍然出现了两次塌方征兆。大坑直径增大,把土运送到地面的难度也增加了。为了将土从坑底运到地面,不得不开辟出三层作业平台,由40多台挖掘机以接力方式挖土,还找来了特种长臂挖掘机。此外,坚硬的胶泥层对于挖掘机来说问题不大,但最后阶段的人工挖掘时,却造成了很大困难,也延缓了救援速度。

    最后,缺乏更为先进的救生设备也是一个因素。比如大口径钻井或灌桩导洞方式,比挖掘机开挖方式速度更快,但现场无法找到此类机械设备。

    废弃机井隐患大 应引起警惕

    昨晚,救援行动已持续80多个小时,距离井底仅有数米,但井下仍未发现生命迹象。有救援队员推测,聪聪坠井后是否被上方塌陷的沙土掩埋住。而聪聪的父亲赵向阳称,废弃机井距离他家菜地有一段距离,他当时专注于排除机动三轮车故障,并未亲眼看到儿子坠入井内。但今年8岁上小学的女儿对他说弟弟掉入井里了。

    事实上,废弃机井吃人的事件,近年来屡有耳闻。今年3月25日,与蠡县相邻的保定市清苑区,就有一名两岁男童在跟随家人上坟途中,坠入一眼深30米的废弃机井内。虽在8小时后被成功救出,但因长时间缺氧最终抢救无效身亡。而据中孟尝村一位村民称,由于地下水水位连年来一直下降,早些年比较浅的机井,好多因为不能再出水而被废弃了。对于废弃的机井,一般只是在井口盖上块水泥板了事,填埋处理的很少。一旦井盖因为种种原因被移开,就会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相关新闻

【直播】保定男童坠井已76小时,救援仍在继续!

2016-11-09 15:07:36

11月6日上午11点左右,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个5岁男童跟随父亲收白菜时,不慎掉落约40米深的枯井。

仍未探测到保定坠井男童生命体征 救援仍在紧张进行(组图)

2016-11-09 12:43:56

11月9日上午8时左右,蓝天救援队队长在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救援人员探测采用的是黑白成像的探测仪,由于井底雾气较重,截至9日上午8时,未探测到小男孩位置及相关生命体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