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国家相册”里的白洋淀火了!看看文化雄安有多美

2017-08-27 06:47: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一部关于白洋淀的纪录片火了!它来自于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

不到10分钟的纪录片中,白洋淀留下了丰满生动的影像。

这里不只有苇绿荷红、烟波浩渺,还有水上雁翎队、小兵张嘎、荷花淀派……

厚重的文化底蕴、光辉的抗战足迹、浓郁的人文风情、悠久的历史传说,是白洋淀最动人的风景↓↓↓

新华社纪录片《白洋淀纪事》

她被称为“北地西湖”

白洋淀

白洋淀被称为“北地西湖”,由白洋淀、藻苲淀、马棚淀、腰葫芦淀等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年蓄水量达13.2亿立方米,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区盛产菱角、芡实、莲藕、芒子、芦苇、野鸭、河蟹。白洋淀东半部水区适合种植水稻,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冀北江南”之称。白洋淀风光旖旎,尤其以荷花最具特色。

她的雁翎队令敌人闻风丧胆

白洋淀上雁翎队

抗日战争时期,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神出鬼没,令敌人闻风丧胆。雁翎队利用有利地形,端岗楼,锄汉奸,打鬼子,截击敌人的军火船,切断敌人从天津到保定的水上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打击敌人。雁翎队在抗战时期与敌人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被称为“淀上神兵”。

雁翎队还成为众多小说、连环画、影视剧的描绘对象,成为抗战文艺经典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她孕育的荷花淀派享誉全国

白洋淀孙犁纪念馆

水秀人灵的白洋淀,孕育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文学群体。

荷花淀派以抗日战争历史为题材,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如《新儿女英雄传》《风云初记》《荷花淀》《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脍炙人口、享誉全国的文学作品。荷花淀派的突出特点是,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描写艰苦的革命斗争,语言清新质朴,描写细腻真实,开创了抗战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

这里有经久不衰的造船之乡

白洋淀大淀头村村景

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所使用的龙舟,是由白洋淀马家寨工匠建造的。

白洋淀上有这样一个村庄:靠水不治鱼,造船不驶船,这就是造船之乡——马家寨。金朝时,海陵王曾在此建造千艘战舰,诗人描绘了当时的盛况:“大船辟舰容万斛,小船飞鹘何翾翾”。以马家寨为代表的造船业,是白洋淀地区的特色产业,元明清时期漕运、海运使用的船只,有很多出自马家寨。尤其是清代加强了白洋淀地区的治理,使这里的航运事业达到极盛。保定到天津的水路运输历经二百年不衰,极大促进了白洋淀造船业的发展。直到今天,马家寨村造船仍然远近闻名。目前主要制造游船、楼船,供公园和影视基地等使用。

她的“容城三贤”媲美“眉山三苏”

容城三贤图卷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一被广为传诵的诗句出自“容城三贤”之一的杨继盛。谈到雄安历史文化名人,就不得不提“容城三贤”——刘因、杨继盛、孙奇逢。史书中将“容城三贤”和“眉山三苏”相提并论。

刘因雕像

刘因是“元初三大儒”之一,在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成绩斐然,并且和他个人的志趣、品格、操守、风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名重朝野的著名学者。

杨继盛雕像

杨继盛不畏权势,上书“十罪五奸”状告奸臣严嵩,结果被捕入狱,受尽酷刑仍威武不屈,临刑前留下诗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清代纪晓岚、刘墉、翁同龢等都在杨继盛遗嘱写本上题跋,可见他们对杨继盛推崇之至。

孙奇逢雕像

孙奇逢以“直指孔子”与“躬行实践”并举,创造出一套兼容并包的实践性“新理学”,开辟了清初黜虚务实的一代学风。孙奇逢门人弟子遍及天下,清初北方学术界受其影响极深,其著名的弟子有汤斌、魏一鳌、王余佑、申涵光、杜越等。

元明清时期,雄安地区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史书中称雄安地区“读书有种、道义有流”,足见雄安地区文化影响之大。

她的芦苇能“生金

芦苇

白洋淀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誉。白洋淀芦苇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已有记载:“淀中有蒲柳,多葭苇。”芦苇是白洋淀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作物,以皮白质佳素负盛名,经济价值颇高,有“铁杆庄稼,寸苇寸金”之说,苇子可造纸、织席、打箔、编篓、打帘和制作苇制工艺品。

安新白洋淀苇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洋淀人赋予芦苇艺术之魂,制作出了精美奇巧的芦苇工艺画。芦苇画精选白洋淀特种芦苇及其他材料,经分类、切割、雕刻、编织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画面栩栩如生,展现了白洋淀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

安新芦苇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她的面塑极具乡土特色

白洋淀面塑《时迁偷鸡》

白洋淀面塑,闻名遐迩。白洋淀人一年四季生活在水上,白洋淀的荷花、芦苇、水草、鱼类、鸟类等成为白洋淀面塑工艺品的素材。白洋淀面塑艺术情感细腻,寓意吉祥,作品形象逼真,极具乡土特色。

白洋淀面塑技艺,2009年6月入选第三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她的水乡民俗文化别具风情

白洋淀

白洋淀淀区渔民无论是服饰、饮食、出行、民居、婚丧礼仪等方面均与非淀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捕鱼织席、放河灯、圈头音乐会等等都是当地独特的水乡民俗。当地村民把不少传统习俗变成文化体验活动,如可以乘船划船、下篓子撒渔网、织席、结网、包粽子,参观鸬鹚捕鱼,品尝当地心里红咸鸭蛋、河鲜美食等。

这里有在电视剧里见过的“放河灯”

放河灯(资料图)

白洋淀大淀头村一直有着放河灯的风俗,放河灯也叫“放荷灯”、“渔灯会”,这是淀区渔民特有的民间节庆习俗,祈求平安吉祥。星星点点放河灯,有没有一种穿越到古装电视剧的味道?

这里有无比浪漫的“水上婚礼”

水上婚礼

白洋淀诸多渔村四面环水,渔民的交通工具是船,这里最具特色的是迎亲彩船。鲜红的花轿放在船头,大队盛装的迎亲队伍,长长的一列恭候着,布满整个水淀,成为淀区一道艳丽的风景线。

这里有传承几百年的“音乐会”

圈头村的乐手乘船在淀上练习古曲

白洋淀音乐会有几十个,圈头音乐会最具特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是保定市的传统民间音乐。圈头村位于白洋淀的中心地带,四面环水。圈头音乐会始于明末清初,保留了明清时代甚至更古老的曲目,曲目完整,几百年来传承至今。该音乐会形成以来,一直在本村及周边地区为民间祭祀及社会庆典活动无偿服务,在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该音乐会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有几十种捕鱼方式

白洋淀渔民的捕鱼方式有几十种:拉大网、下地龙、下篓子、扣花罩、放鱼鹰、扎箔、下卡子等等。还有一种儿童特别喜欢的捕鱼方式——卷苲捕鱼,也就是大家排成一排把水草滚在一起把鱼往陆地死角里赶。响板赶鱼更是别具一番风情,在静幽幽的苇荡,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当当,当当当,当当,当”的清脆悦耳的铁板撞击的声音,像锣和钹一样清脆,节奏稳健。这就是下丝网后用响板惊鱼。

渔民们在训练鸬鹚捕鱼

鸬鹚捕鱼表演最具观赏性。几十只鸬鹚在渔民的口令下,直入水底,在渔民的渔歌声中,鱼鹰叼着鱼儿很快浮出水面。渔民时不时赏给它们一些鱼儿吃。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雄安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文化传承历经千年绵延不断。传承弘扬雄安优秀历史文化对于新区文化建设具有增强自信、厚植底蕴、强根固本的重要作用。对雄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白洋淀独特的历史文化,你还知道哪些?一起来说说吧

(雄安发布)

点击进入雄安频道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