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崔雪琴:土布情怀

2020-08-28 05:17: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种种考验,换作一般人也许早就打了退堂鼓,可崔雪琴不,她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

我国古诗文中记录了多少古代妇女昼夜纺花织布的情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也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中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崔雪琴找准了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爱人不支持,朋友们不看好,但她决定了的事,十头骡子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创业谈何容易,钱从哪来?纺车、织布机从哪来?市场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摆在她面前的现实问题。

崔雪琴决定先去考察学习。她先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去网上搜索,只要听说哪里有制作土布的,就立即动身奔赴哪里。她就像一块“海绵”,一头扎进纺线织布的世界,不断吸取养分、学习提升。

没有纺车、织布机,她骑着自行车,踏遍赞皇县和元氏县的几十个村落,挨家挨户打听。这些多年不用的老物件要么没了,要么坏了,要找到真难啊!费了老大劲才收购来7架手摇纺车、5台木结构织布机。

纺车上需要一个叫锭子的配件,崔雪琴打听到邢台市柏乡县一个村有人会做,当即去找。好容易才找到,人家却说早就不干这个了,任她百般恳求都不肯做。

那天正是寒冬十一月的一天,刚好是她的生日。那天的雾好大啊!她在浓雾和寒风中一天水米未进,患上了重感冒,发起高烧。刚出那人家门,就一头晕倒在地。一个过路人扶她起来,她在路边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

后来,崔雪琴又接连找了7个县,都没找到能做这个活儿的人。

种种考验,换作一般人也许早就打了退堂鼓,可崔雪琴不,她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她在村里找了个闲置了几十年的锭子作为样本,请来工匠加工仿作,终于解决了锭子的问题。

请工匠进行翻修的同时,崔雪琴也将织布机进行了改良。她以老式织机、纺车为模子,反复试验,创新制造出钢木结合的纺车,解决了纺线的问题。

要开始纺花织布了,村里有5位奶奶、大娘主动上门,她们被这闺女的执着劲头折服了。

“吱吱呀呀”的纺车摇起来了,雪白的棉团随着纺车的“哼唱”声抻出长长的细线,旋转的“穗子”丰满起来了,鼓胀成一个个大“陀螺”;“咣当咣当”的织布机织起来了,梭子像一尾鱼在细细密密的经线间左右穿梭,编织成一方带着温度的土布。

定缯、浆洗、固色、展布……第一批布的成品出来了!

当年已77岁的老母亲亲自上阵剪裁,做成了第一件有盘扣的中式服装。

给产品起什么名字呢?崔雪琴想到用“原村土布”这个名字。“原村”并不是个村名,崔雪琴用它泛指赞皇县所有纺织棉布的村庄,同时也寓意着用原始工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及其土布产品。

崔雪琴借钱注册了商标,借钱在石家庄租了个12平方米的小门脸,装修成茅屋草舍的样子,很是吸引顾客,第一天就卖出了8件产品。

崔雪琴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她却在谋划着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