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知|“最强大脑”的记忆密码

2020-09-10 05:49: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荧光显微镜下拍摄的神经元照片。通讯员许顺江供图

前一秒想说的话,后一秒怎么就忘了?为什么有人“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就能过目不忘?具有超强记忆能力的“最强大脑”是如何练就的?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李澄宇研究团队对“过目不忘”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其实都是人类的工作记忆,而工作记忆的好坏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把信息深深刻在脑海里并不容易

在生活中,从看到目标到记住目标,似乎是一个简单且常见的过程,但这对人体来说却是一个“浩大工程”。

“人们的各种精神和心理活动离不开相应器官或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支持,记忆同样也有其内在的神经活动机制。”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教务处处长、河北省脑科学与精神心理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许顺江介绍,记忆是人脑对外在信息的保存和再现能力,而这些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提取则是由大脑内复杂的神经网络和环路共同完成的。

人的记忆可以分为很多种。传统的记忆理论将记忆按照信息的保持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

“感觉记忆”亦称瞬时记忆,是外界刺激信号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由于瞬时记忆保持时间极短,大量的信息很容易瞬间消失,只有那些能够记住的东西才能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许顺江介绍,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化过程,需要大脑内部发生一些生物信号或者电信号的变化,这些变化能保护原有记忆免受与之相冲的新的刺激源的干扰或者伤病的破坏。

这一依赖于时间的记忆稳定化过程称为“巩固”,由此,我们的经历得以在记忆中永久性记录下来。

记忆的巩固过程发生在大脑器官的多个层面上。

“在细胞层面上,记忆表现为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许顺江举例,在记忆过程中一些新的神经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纽带)会形成,以便促进神经元网络之间的联系交流。或者,现有的神经突触可塑性会得到强化,以加强两个神经元之间交流的灵敏度。要巩固这些突触的变化,需要特定的结构来合成多种新的蛋白质和信号分子。这种记忆巩固一般在学习过程前几分钟或前几个小时内发生并引起神经或神经元物质的变化。

而在系统层面上,记忆巩固涉及操控个体记忆处理过程的脑网络重组,较为缓慢,要用几天甚至几年才能完成。

那么,为什么在接收信息时,有些内容能够过目不忘,有些内容却总是记不住呢?

“神经元之间形成了许多环路联系,神经环路的持续活动可以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最终导致更多的神经环路再生或新生,使记忆更持久,这好像彼此经常走动的人们之间更容易形成持久而牢固的关系一样。”许顺江说,当学习者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新的知识越能够与已有的知识产生关联,则越容易与原有神经元网络形成牢固的连接,故而可以记得更加牢固,甚至“过目不忘”。反之,如果不能将新的知识内化于已有的知识当中(即无法与原有的神经网络形成有效的连接),则很难被吸收,就会出现“总是记不住”的情况。

此外,许顺江表示,日常生活中年龄(脑老化)、压力、脑外伤、缺氧和糖尿病等多种因素都会对人的记忆力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