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的城市天际线会是什么样?未来石家庄 建筑长这样!

2021-03-25 05:28: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图为从高空俯瞰石家庄站及西南部市区。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阅读提示

日前,《石家庄市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出台,这部今后将为石家庄城市建筑画像的法规引发人们极大关注。

人们关注到新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主城区禁止出现宽体大板楼,医院中小学出入口道路退红线不宜小于20米,也在关注新的城市天际线会是什么样,以浅色系为主的新建筑群落将带来什么样视觉效果,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城市体验将会得到哪些改善?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建筑师高增棉和河北首批建筑大师、九易庄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孔令涛,请他们对这一《导则》进行解读。

把城市高度降下来质量提上去

记者:《导则》一出台,就引发了市民关注,为什么在今年正式推出《导则》?

高增棉:此次《导则》的出台并不是个新事物,之前作为规划部门我们也出台过类似文件,但没有《导则》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这说明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要求有了提升,越来越关注城市发展。

我们的城市也从粗放型建设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建设高度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需要一个在规划管理上有精准抓手的纲要性文件。

记者:《导则》中提到,其内容适用于主城区4区、高新区、鹿泉、栾城、藁城。以主城区为例,二环内空置土地并不多了,那围绕天际线与建筑高度控制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具体意义在哪儿?

高增棉:城市建设品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靠一代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确,当前老城区可开发土地日渐稀缺,但这也充分说明了修补城市风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比如按照《导则》规定,通过降低建筑高度,有利于打破现有的单调、呆板的百米“齐平头”建筑轮廓,让城市建筑高度出现层次感,还原建筑本身的美。更何况,在城市二环外,还有大量可开发区域,对城市未来的建设发展,《导则》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记者:我们注意到《导则》有很多细节规定,这些规定的出台过程是怎样的?

高增棉:建筑带有艺术的属性,没有绝对的标准。但从审批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规则,审批过程往往会掺杂个人喜好,影响社会公平和审批效率。

《导则》首先统筹考虑石家庄发展新阶段,在系统地反思调研后,对原来文件全面完善、汇聚各方智慧后出台的。

参与此次《导则》制定的有基层人员、专家、市场主体、专业设计团队,同时也倾听了国家级大师、院士的意见。我们还调研了重庆、上海、杭州、深圳、雄安新区等城市的风貌建设,结合了石家庄本地特色,最终达成一个广泛共识。

记者:《导则》明确建筑主体颜色以及辅助色。现在石家庄主城区的住宅建筑,黄色外墙居多,按照新的标准,是否会出现颜色上新的同质化?

高增棉:不会的。一方面,《导则》提出了城市背景建筑色彩的合理控制比例,如主体色宜占70%-80%;辅助色宜占20%-30%;点缀色比例宜小于5%。这既考虑到了城市的主基调的统一协调,同时也允许个性存在。另一方面,城市建筑色彩的制定也是与时俱进,适应地域特色和时代发展需求。如过去,石市曾形成了米黄、微红的城市建设主色调,但近年来,省会雾霾天气多的客观因素,造成城市建筑色彩显得比较沉闷。通过对现状城市色彩问题科学研判,我们提出了“米白”“暖灰”这种清新、明快的主色调,通过在老城区色彩点缀,新城区增加现代时尚的基调,焕发城市活力。

记者:那是否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城市建筑风貌的约束越细化,城市建筑风貌越没性格?

高增棉:《导则》针对的是面广、量大的城市背景建筑,在严守底线控制的同时,也鼓励个性化建筑的存在,并不是要抹杀个性。《导则》采取分层控制,不是“一刀切”,其中,负面清单用词是禁止、严禁等,这是审批的底线;其次是严格执行或条件许可时优先执行的,用词是宜、应、不宜、不应等;还有一些引导性的条款,就是鼓励性的条款。

我们限定了底线以后,鼓励建筑创作,为建筑创作留了很多弹性。而且风貌管控是个动态过程,会根据发展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和优化。比如,目前我们在酝酿出台政策,让建筑风貌和建筑容积率挂钩,拿出部分容积率,作为建筑风貌的奖励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去设计符合石家庄这座城市气质的新建筑。

另外由于城市美学缺乏统一的标准,《导则》中的细节约束,均是在进行审慎研究之后提出的共性标准,从而在审批中有效的限定自由裁量、避免掺杂个人好恶,也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避免方案的反复修改。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