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生:构建河北文艺的平原审美意蕴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31 09:05:20 责任编辑:侯猛

  □黄建生

  文学艺术与地域文化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就如美国作家赫姆林·加兰所说,艺术的地域色彩是文学生命的源泉。华北平原作为河北作家的重要生活和文化背景,具有特殊的景观符号和审美符号,这一整体意象具备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作家创作的艺术源泉。家乡优美的风光,陶冶了作家童稚的情怀,打谷场上妈妈讲的“过去的故事”,滋润了创作者敏感的心灵。河北的文艺创作要呈现特有的艺术品格和文化内涵,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是书写自己的生命体验,描绘华北平原独特的生活情境与生命形态,构建和提升华北平原的审美意蕴。

  华北平原在地质学上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气候温润,阳光充足,地域形态特征突显了独特的审美特质。它不同于青藏高原的壮丽凝重,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清秀细腻,甚至也不同于东北平原的富饶殷实,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广袤和伟岸,苍茫和雄浑。这种地理环境的独特因素,构成河北人特有的生态和生存条件,成为人们精神的一种天然营养,孕育衍生了众多慷慨悲歌之士。平原的广袤伟岸练就了河北人民勤劳善良、率真忠厚、包容坚韧的品格;苍茫雄浑、慷慨重义融入血液,成就了河北人民特有的精神风貌。自然的生态与风土人情融合形成了浓郁深沉的平原文化。众多平原意象进入创作者的诗意生活,可以形成对生命直接的、独特的体验,构建起人们温暖的精神家园。

  回望历史,河北涌现的众多优秀文艺作品扎根于这片热土,在风土人情的描写中,书写燕赵人民慷慨悲歌的伟大力量,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恋,呈现出特有的审美品格。现代以来,《红旗谱》《风云初记》等作品中,那发芽的柳枝、返青的麦苗,以及那迎风展开的荷花淀、千里堤上的大杨树,都构成了一幅华北农村日常生活的图画。读这些作品,人们看到“太阳光像流水一样,从麦田、道沟、村庄、树木的身上流过”的优美风光,如一曲华北平原的“田园颂”。同时,作品不仅写出了如诗的风景,还散发着华北平原特色浓郁的人情人性,充溢着冀中人民在民族危急关头,坚韧不屈的民族意志。它们将人物、景物及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情融合在一起,将赶鸟、过年、生育等风俗融入情节发展中,使作品俨然一幅内蕴深厚的风情画卷,具有了高度的美感力量。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