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深挖“钱利” 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6-12-13 09:48: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薇
临西县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村级荒废土地开发、发展“四旁”植树、兴办合作服务组织等“十种模式”,扶强经济薄弱村,壮大经济强村,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无到有”、“由少到多”。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何连斌 黄子博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马德明)临西县因地制宜,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新路子,采取“补血、造血、活血”疗法,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村级荒废土地开发、发展“四旁”植树、兴办合作服务组织等“十种模式”,扶强经济薄弱村,壮大经济强村,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无到有”、“由少到多”。

    该县大刘庄乡有34个,其中7个集体收入“空白”村都找到了增收门路,最少收入2万余元;其他27个有收入的村,制定了三年收入倍增计划,今年有14个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大营等3个村年收入近30万元。

    江庄村西南有一片坑塘和垃圾场,村“两委”整理土地21亩,其中3亩修建起村民休闲健身广场,18亩对外公开发包,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村集体一次性收入90余万元,利用坑塘发包、砖瓦厂复耕、废弃地整理实现增收。

    “原来村里想给群众办事,但有心无力,缺少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后,村集体建了休闲广场,硬化街道,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看到老百姓们个个叫好,我们心里也美滋滋的!”说起变化,江庄村支书江旺亭欣喜不已。去年以来,仅大刘庄乡的34个村用于兴办公益事业的集体投资就高达290多万元。

    大营村利用70亩集体土地建成一处果园,种植智利血桃等水果,林下种植花生、红薯,逐步发展为农业观光采摘园,两年内可收入30多万元。通过兴办集体农场、村办企业,由集体直接管理经营,获得收益。

    支持村集体创办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网络,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性服务,从收益中提成,壮大集体经济。李楼村发展了140多个蔬菜大棚,村“两委”成立广银蔬菜合作社,负责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和蔬菜销售,收取蔬菜成交价格2%的服务费,集体年收入3万元。

    “四旁”植树也是一个集体增收的途径。后闫村在沟旁、路旁、渠旁、宅旁空闲地由集体统一植树、统一管理,每年增收8万余元。在今年“两改一清一拆”活动中,村集体拿出资金补贴被拆户,并对拆出的空地进行硬化美化,大大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村支书徐永丰说:“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灵。集体如果没有收入,啥事也办不成。现在有了收入,大家干劲十足,群众积极拥护。村里引来了一个农业项目,大喇叭一喊,开了一个群众会,短短几天时间,涉及到150亩地的农户全部签了土地流转协议。”

    大刘庄乡党委书记刘明义介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使强村更强、弱村增收。

    为确保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顺利推行,县、乡两级把村集体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帮助争取上级优惠政策,整合农林、扶贫、供销等方面的资金、项目,打捆使用,更多投向农村一线;健全村代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集体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集体收入都用在刀刃上。

    每年确定部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村,由县财政通过“一事一议”、转移支付等形式予以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党员干部挂钩联系、部门结对帮扶、科技人员下乡等方式帮助加强班子建设,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变“输血”为“造血”。利用3年时间让“空壳村”全部“脱帽”,实现每村每年都有集体收入,全县50%的村集体收入能够达到5万元以上。

相关新闻

邢台临西建成亚洲单体规模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

2016-12-05 08:10:03

近日,河北光明九道菇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二期的高端菌菇出菇上市,标志着临西县建成目前亚洲单体规模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

给每个孩子做“英雄”的机会 临西退伍军人转型园长

2016-12-04 11:16:32

此次加入了河北新闻网幼教联盟,李东磊表示他非常注重这个机会,他表示这是一个公众化,多元化的平台,对幼儿园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大提升的作用,他会用心的把握好这个机会,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播出去,在和其他优秀老师交流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