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街巷里弄品味耕织文明

2016-12-08 15:23: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曾经,旅游并不是平原地区的强项。廊坊就是这样的地区,虽然旅游资源禀赋过去并不突出,但在最近两年,当地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尤其是今年以来呈现快速发展之势。

   

 第什里风筝小镇。

    制作风筝的老艺人。

    燕赵都市报廊坊记者 庞永力 通讯员 任雨薇 文/图

    曾经,旅游并不是平原地区的强项。廊坊就是这样的地区,虽然旅游资源禀赋过去并不突出,但在最近两年,当地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尤其是今年以来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今年“十一”黄金周,廊坊市累计接待游客160.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11%;旅游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23.89%,创历史新高。其中,赴乡村旅游的游客占80%以上。廊坊也因此成为全省旅游人数增长率最高的城市。

    在我省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打造“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散落在燕赵大地上的特色小镇,为平原地区提供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

    一根风筝线,串起悠悠五百年

    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镇是中国宫廷风筝的发源地、传承地、生产地。第什里风筝起源于明永乐年间、兴于清乾隆年间,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500年历史,当代第什里风筝文化已有五代传承人。在第什里风筝小镇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对文化内涵的深挖、发展特色经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什里村,街巷幽雅怀旧。66岁的刘平是宫廷风筝的第三代传人,说起第什里宫廷风筝的传承,他就像一部活的史书,梳理着家谱记载和各种史料。

    在第什里村,刘姓和赵姓是大姓。根据家谱记载,刘、赵两户原是江苏南京、镇江一带人,明永乐十九年奉诏迁至现居地。早在那时,两户人家就有做风筝的手艺。但近些年来,由于机械化的冲击和人工成本的提升,传统的手工风筝开始面临困境。

    “过去做风筝,人工成本大概每人每天5元,一个风筝要做两三天,能卖40元就有赚头。但现在,人工成本涨到每人每天至少100元,两三天做一个风筝,却很难卖到五六百元。”刘平说,市场上卖得最好的一般是10元左右的地摊儿风筝,都是机械化批量生产的。

    第什里传统风筝题材广泛,画面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沙燕家族风筝,以燕喻人。拿“肥燕”来说,其风筝骨架扎糊诀中说:“上下条分宾主,上条健直下条纤。”上条为阳,刚直,寓意自强不息;下条为阴,柔软,寓意厚德载物。而在画面配置上,更细化了其拟人性,画诀是这样的:“两目凝神须下视,一时洪福到眼前。胸似银屏气度轩,蓄势待发权在握。”

    小小的第什里风筝,蕴含着千百年来百姓祈盼的福寿、富贵、正直、和谐、友善,传递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赞扬着“恭宽信敏惠”的高贵人品,传承着“尚德天地顺,忠孝众人和”的家风村训,这些文化内涵就像牵着第什里风筝的线,让这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不显轻飘,永远有一个扎实的落点。

    丝丝缕缕是乡情,京南御绣归故乡

    穿过第什里村,就到了石桥村,这里也是第什里风筝小镇倾力打造的重要景点之一。

    循着路边的招牌,记者来到了京南御绣绣庄,不少工人正忙着发货。近几年,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京南御绣一直在发展线上交易,尤其是一些DIY御绣小物件非常受欢迎。在御绣展馆,陈列的御绣作品颜色鲜艳,针法细致,山水图大气磅礴,花鸟鱼虫栩栩如生,精美的双面绣插屏展示着绣娘的精湛技艺,刺绣服装则兼具时尚与古典气息,展现着创新精神。

    石桥村御绣历史久远。清朝乾隆年间,赵国才赴京参加“千叟宴”,所穿衣服就是由石桥村绣娘绣制,并在宫廷引起了注意。后来,宫廷留下了赵国才带过去的绣娘。

    据介绍,晚清时,宫里有一位名叫舒玉的绣娘,手艺之精举世无双。了解刺绣的人都知道,刺绣先要分丝劈线,一根线16丝,刺绣作品以四丝绣或八丝绣为多,两丝已经非常细,一丝比头发丝还要细。用的丝越细,绣出来的作品越精致、越鲜活,对刺绣技艺的要求也越高越严格。当年,舒玉绣娘绣了一件一丝作品,绣完不久便去世了。后来,这件御绣极品辗转流至英国。

    如今,经历几百年的发展传承,石桥村的御绣技巧越来越丰富,也出现了许多技艺精绝的绣娘。仅在石桥村的附近村街,就有200余位绣娘投身御绣产业,其中堪称顶级的绣娘达30余人。

    感受小镇不同气息,品味农耕时代文明

    从家族传承到制作养家,第什里小镇风筝绵延数百年。但小镇真正作为乡村文化复兴、作为城里人回望农耕文明的景区,始于去年11月举办的首届廊坊·第什里风筝文化旅游节。当旅游业成为发展新引擎,当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第什里这个平常的北方村街,蜕变成靓丽、灵动的风筝小镇,并“头顶”中国宫廷风筝发源地、传承地的殊荣,带动起周边村街的腊杆、御秀产业,形成了集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第什里小镇快速崛起,可以说是廊坊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饱含着浓浓的乡愁——手工的温度如何扛住机械化大生产的浪潮,乡土的淳朴如何应对商业社会的精打细算,传统农村的乡间景致逐渐模糊……乡村正在经历着艰难的蜕变。而乡村旅游,正在成为这场蜕变的重要突破点。放下心情到乡村慢慢走走,感受特色小镇的幽缓、闲逸的气息,亲历一次传统工艺品制作,收获的不仅是成就与喜悦,还有照耀在身上的乡土文明的光辉。

    如今,乡村旅游在廊坊各县(市、区)风生水起,异彩纷呈,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

    在大厂,陈府镇威武屯村建起了我省唯一的农村题材影视生产基地;在香河,刘宋镇万亩荷园演绎杨六郎与柴郡主荷花定情的传奇;在永清,可探访千年前的宋辽古战道,可感受核雕艺人的雕刻绝技,还可品尝农家院传统的二八席;在霸州,可游历“北国江南”胜芳古镇,还可体验花会的热闹氛围……

    与此同时,针对景点分布松散、看点不够丰富、交通不够便利、餐饮住宿条件不佳、旅游还没形成常态化等问题。廊坊正在深入挖掘特色小镇和古村乡土民俗文化,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产品线路已然出现,并以景观具有层次性、内容具有文化内涵的特点,吸引着京津冀及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

相关新闻

满族皇家文化特色小镇项目落户唐山遵化

2016-12-02 15:54:49

近日,唐山遵化市马兰峪镇政府与山东济宁嘉隆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就满族皇家文化特色小镇项目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将投资16亿元打造AAAA级景区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一场伟大的中国实践

2016-11-30 13:54:15

11月26日下午,“特色小镇:中国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