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庞其清:小化石里的大研究

2020-01-16 05:30: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相关

庞其清与不寻常华北龙

在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恐龙展厅,有一件巨大的镇馆之宝——不寻常华北龙。它的体态非常庞大,保存极为完整。

说起不寻常华北龙的面世,就不得不提到庞其清。

庞其清致力于古生物研究,小小的介形虫是他的主攻方向,对庞大的恐龙,本来涉猎不多。不寻常华北龙的面世,源于他一次偶然的考察。

198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专门研究古脊椎动物和恐龙的专家程政武曾找到庞其清,邀他一起“去阳原一带看看”。

二人直奔阳原后,进展得并不顺利,一星期没有收获。准备返程时,二人不甘心地看了一眼地图,找到了一处不曾去过的地方,便决定第二天再去“试一试”。惊喜的是,第二天在康代梁山的东北坡,发现了几块露出地表的骨骼化石。他们凭借手头的简单工具,共挖出12节尾椎骨。经过鉴定,这是恐龙的尾椎骨,二人欣喜不已。

但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对化石的进一步挖掘工作始终未能展开。直到1988年,有关部门终于同意对这里进行挖掘。1989年,经过艰难的寻找,庞其清终于找到了当年的化石埋藏地。自此,细致而艰辛的挖掘工作得以开展。庞其清带领学校师生挖掘小组从山坡到山脊,纵深挖到21米处,几乎推平了整个山头。最终经过5年挖掘,10年研究、修复、装架,复原出身长20米,头高7.5米,背高4.2米,体态巨大的恐龙骨架。

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白垩纪晚期完整蜥脚类恐龙骨架的空白,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白垩世蜥脚类恐龙化石。

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2006年底建成后,不寻常华北龙的1∶1模型矗立在恐龙展厅,它的“真身”就在旁边的沙盘里。

“这具恐龙化石意义重大,我们学校师生有幸全程参与了它的发现、挖掘、修复、研究,对我们每位参与者来说,这都是一段终生难忘的不寻常的经历。”81岁高龄的庞其清感慨道。(文/记者赵泽众 周聪聪)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