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数十名唐山大地震救援者想看新唐山

2016-07-13 10:13:50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赵耀光
数十名(批)当年参与抗震救援的读者与我们联系,讲述他们抗震救灾的经历,都想去新唐山看看。

贾清河当年和战友在唐山救灾待了3个月。

■贾清河当年和战友在唐山救灾待了3个月。

    ■唐山“刘家人”热盼省城恩人来 对吃住行都想得很周全

    ■贾清河深情回忆当年雨夜挺进唐山废墟上徒手挖人的情景

    最新进展

    数十名救援者来电

    讲述当年救灾经历

    12日,“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特别策划首篇《凤凰涅槃之寻找救援者》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数十名(批)当年参与抗震救援的读者与我们联系,讲述他们抗震救灾的经历,都想去新唐山看看。燕赵晚报将陆续刊登他们的故事。

    这几十名救援者都曾参与唐山抗震救灾,有解放军战士,有医务工作者,也有各单位组织的救援队的成员。他们抗震救灾时具体负责的工作也多种多样,既有搜救幸存者、救治伤员、清运遇难者遗体、搭建简易房、运送救灾物资等工作,也有为当地居民打井、消杀防疫、整理宣传报道抗震英模事迹、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等内容。他们的经历,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精神风貌。这些救援者有的在地震发生当天就奔赴唐山救援,有的则是几个月后来到唐山从事具体工作,有的震后在唐山工作了一个多月,有的则一直待了四五年。

    虽然这些读者当年抗震救灾时负责的工作各不相同,在唐山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但他们对唐山人民的感情却都非常深厚,这也是他们想参与本报活动看看新唐山的主要原因。正如读者孙先生所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关注唐山,希望去新唐山看看。”

    燕赵晚报将陆续刊登这些救援者的抗震救灾经历,并继续寻找地震救援者。

    唐山“刘家人”热盼省城恩人来

    12日,在燕赵晚报“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的开篇报道中,唐山刘氏宗亲会的民营企业家向石家庄恩人发出了邀请,希望在抗震40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邀请10位当年参与抗震救灾的恩人看看新唐山,以表他们的感恩之心。听说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省会读者纷纷报名,唐山刘氏宗亲会的成员非常兴奋,热盼与石家庄恩人早日见面。

    昨天,数十名(批)当年参加唐山震后救援的参与者报名想去看看新唐山。他们说,40年来他们一直在关注着唐山的发展变化,每到大地震纪念日到来的日子,又总会回忆起那段悲壮的历史。如今,与新唐山一同成长的年轻人发出邀请,令他们备感激动,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记者将这一情况转告了唐山刘氏宗亲会会长刘宜合,刘宜合随即把这个消息发到了刘氏宗亲会群里,立刻引来大家的一片叫好,争相表示愿意为活动出一份力,并且纷纷献计献策,表示一定要让石家庄恩人此次唐山之行顺利圆满。

    刘宜合说,他们的会员大多是私企老板,涉足多个领域。提及此次活动,大家的积极性分外高涨,有的出钱,有的出车,有的说“住我们宾馆”,有的说“我安排吃饭”,将一行人的吃住行全都想得周全。

    “我们想听听他们当年在唐山的故事,再带他们到世园会转转,看看唐山纪念碑广场和地震遗址公园。”刘宜合说,这是会员共同的心愿,“至于座谈地点,大家一致选定我们的‘刘家茶楼’,因为这是我们宗亲会共同的‘家’,一定要请恩人来我们‘刘家’喝茶聊天,共叙真情。”(记者红珊)

    抗震故事

    废墟上徒手挖人 指甲磨秃不松懈

    □文/图 记者林建树 苗静 通讯员樊戬

    贾清河今年65岁,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他正随部队在秦皇岛抚宁县拉练。地震发生后,他所在的66军炮兵团进入唐山地震灾区,进行了3个多月的救援。12日,贾清河看到燕赵晚报报道的《凤凰涅槃之寻找救援者》时,40年前的记忆在脑海里翻涌开来。

    凌晨拉练遭遇地震

    晚上冒雨开赴唐山救灾

    1976年夏天,贾清河所属的66军炮兵团正驻扎在秦皇岛抚宁县杜庄村进行野营拉练。在拉练之前,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这也是他奔赴唐山之前,留给家里的最后一个讯息,在以后的三个月里,家人不知道他去了哪儿,也不知道他在死亡之地上徘徊。

    1976年7月28日凌晨地震发生时,贾清河和战友恰好在山上拉练,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天空上隐隐的闪电和猎猎的风。战士们看见山上的石头不断往山下滚落,而村庄鸡鸣狗叫,刚刚亮起来的灯在刹那间全部熄灭。地震了!老团长急忙联系驻扎在村子里的参谋长,得知村子里除了停电以外并没有人员伤亡,战士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与此同时,临近的唐山大地上是怎样的悲惨场面。

    团长向战士们发出了继续拉练的信号,一直到天明,他们才从山上下来回驻地休息。老团长担心会有余震发生,于是让他们组织村民离开自家房子,到军队的车上休息,而战士们在结束一晚的训练后也只能两两背靠背,坐在马扎上作短暂休整。

    当日下午5点左右,当地村民还没安顿妥当,部队接到命令,消息让人感觉猝不及防:带上三天的补给和镐锹,立刻赶赴震区唐山救援。晚上8点,冒着大雨,66军炮兵团在抚宁县拉练的所有战士出发,赶赴唐山灾区。

    卡车陷进裂缝里

    战士硬是把车拽出来

    越靠近唐山地界,路面上由地震造成的裂缝越多,车辆只能在大雨中小心翼翼地缓慢前行。夜色中,贾清河和战友辨不清方向,也不知道这次地震对唐山究竟造成了怎样的破坏。

    突然,车队停了下来,一辆解放卡车的一侧轮胎陷进了裂缝里。来不及穿雨衣,战士们下车,硬是把车拽了出来。雨水顺着袖口直流到裤腿里,反而让战士们的干劲更足。如今回想起来,贾清河很是感慨,平时难以想象可以单纯凭借人力把解放卡车拽动,但那种情形下,只想着赶快行进,早点儿到达灾区。

    1976年7月29日天亮后,贾清河和战友到达唐山。这时贾清河才看到路上全是车和人。其中一辆马车上拉着个人,盖着单子,周围人告诉说单子下的人没了。在那之前,很多战士从未见过死人,初见这样的情景,心里有些恐惧。但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习惯了与遇难者遗体打交道,恐惧早就被严重的灾情抛到一边。

    路边的裂缝不断冒水,之后,战士们才知道,那是余震。

    徒手在废墟上挖掘救人

    手指甲磨秃不敢松懈

    进入唐山市区后,眼前的场景让战士们惊愕:全是废墟,便道上站着、坐着幸存的伤者,衣不蔽体,尽是灰尘,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贾清河的部队被分到唐山建设银行宿舍、唐山轻工学院等地进行救援。

    有一位遇难者是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飞行员,三天后他将到新的单位上班。地震来了,他的妻子和小儿子活了下来,而他和大儿子却被压在房子里,离开了人世。赶到这处废墟时,附近的群众告诉战士们,遇难的飞行员在地震时试图把妻儿全部带到屋外,但在把妻子、小儿子救出,再回头去找大儿子时,房子完全倒了下来。

    地下一定还有活人,要争分夺秒!锹、镐、手都用上,和死神进行赛跑。可令人无奈的是,因为救援设施的匮乏,他们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人由拼命呼喊逐渐变得无声无息。

    清晨,有群众告诉他们,前一晚在一处大楼的预制板下听到人的声音。快!救人!赶到地点后,有镐锹的用工具挖,没有工具的就徒手挖,直到最后战士们的指甲都被磨秃了,仍不敢松懈。终于,一个蜷缩在泥土中的女人出现在眼前,她的双腿被压在预制板下,双手环抱在胸前。

    战士们拼尽全力将女人从废墟中救了出来,这时候,女人的身体已经冰凉,战士们仍然急切地盼望她能够睁开眼睛,再看看哪怕灰暗的天空。检查后,随队医生说,已经救不回来了。

    地震后,天气炎热,参与救援的战士需要尽快搜集遇难者遗体掩埋。一开始大家还戴着口罩、手套,为了加快速度,战士们逐渐将这些防护摘掉,直接接触遗体。令贾清河记忆犹新的是,他曾和战友一起钻到废墟当中,掀起一个被子,一股腐烂味袭来。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仿佛还能闻到那样刺鼻的气味儿。

    救援往往是从天明干到天黑,有时还要借着车灯清理废墟。即便是这样,贾清河和战友们都感觉不到累,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觉得受了多少苦和累。震后惨烈的景象使得战士们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就是抓紧时间,拼命救人!

    期盼看到新唐山的发展与辉煌

    贾清河:唐山大地震后,因为工作原因去过两次唐山。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唐山抗震纪念馆看到了一张66军炮兵团离开唐山前拍的合影,百感交集,因为我就站在队伍的最边上。上世纪90年代初的唐山已经与震后大不相同,这么多年来,我心里也一直记挂着唐山,期盼着看到新唐山的辉煌。

    贾清河:当年救灾时,解放军的战斗力真是强,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无条件执行,坚决完成任务。40年来,我一直惦记着唐山和唐山人民,相信唐山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好!

    征集

    寻找唐山大地震救援者

    燕赵晚报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40年前参与唐山地震救援的各行各界人士,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抗震故事、与唐山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抗震精神的理解。7月底,我们将组织部分地震救援者赴唐山,参观抗震纪念碑广场、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世园会等地,看看唐山40年来的巨大变化。

    希望唐山地震救援者拨打热线96399与我们联系。

    (记者 苗静 林建树 通讯员 李孟华白鸽)

    唐山民间组织邀请十位当年抗震救灾的石家庄恩人游唐山

相关新闻

唐山大地震亲历者创作连环画串起抗震回忆(组图)

2016-07-12 10:20:14

抗震40年,有人忙着回忆,有人忙着寻找当初的恩人、战友,也有人在今昔对比中诉说着幸福,然而有一位亲历者以自己独特方式纪念唐山大地震,创作连环画《回眸唐山大地震》,以独特视角展现地震前后普通市民的生活。10年后,作者赵以松再提起这本连环画,讲述震后40年生活。

唐山地震幸存儿四十年后在河间找到救命恩人

2016-06-24 12:10:31

40年前,唐山大地震,9岁的颜廷军因感染破伤风命悬一线。被送往河间抗震救灾医院后,医生和护士整整守护24天,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