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矿老板”集体转型闯新路 由“黑色”向“绿色”转变

2016-09-13 09:04: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凯
承德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共有60多家矿山企业正在由矿业开发向发展非矿产业转型。曾经“一矿独大“的承德,正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大批矿业企业转产转型,全力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承德“矿老板”集体转型闯新路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郭峰、李建成)清晨里,丰宁河东村一箱箱有机蔬果装车运往北京,从挖掘黑色铁矿到种植绿色蔬菜,丰宁顺达矿业集团悄然转型;阳光下,一排排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从开采铁矿到发展清洁能源,滦平伟源矿业公司顺利转型;夜幕中,《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激情上演,从挖掘矿产资源到挖掘文化资源,京城矿业集团成功转型。

    承德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共有60多家矿山企业正在由矿业开发向发展非矿产业转型。曾经“一矿独大“的承德,正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大批矿业企业转产转型,全力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发展理念: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从宽城驱车300多公里赶到首都机场后,河北大正建材集团办公室主任马欣民没想到,董事长董文正派自己专程来京取的从德国航空托运来的贵重物品,竟然是几块“砖头”。“后来我才知道,依靠铁矿起步的董事长,当时就准备靠这几块‘砖头’开拓国内新型建材市场。”马欣民至今对三年前这一幕记忆犹新。

    那几块“砖头”如今就摆在该集团的会议室内,每有客人来访,工作人员都要介绍:“现在的建筑,都是在主体外面用泡沫挂网做外保温,而这种产品直接就具备了保温隔热功能。”这种引进德国技术开发的新型绿色环保尾矿烧结自保温砌块,不仅能保温隔热,而且其成分的30%是尾矿砂,恰好契合了承德大力扶植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产业要求,也填补了国内空白。

    承德是矿业大市,高峰时期年产铁精粉6000多万吨,约占全省一半。“‘一矿独大’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必须闯过的关。”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表示。该市先后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优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跨行业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校企合作等方面,为企业创新和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曾经靠资源吃饭的矿老板们,如今在新项目和新技术面前表现出不一般的虔诚,几乎每一个转型项目都把行业领先技术作为引进的首要目标。

    宽城学军矿业有限公司的二甲醚项目,技术来自清华大学;董文正的新型建材项目,技术来自德国;选择食品加工业的铁老板陶清泉,则选择了中国农大和中国农科院作为合作伙伴。

    产业选择:由“黑色”向“绿色”转变

    在平泉希翼绿色能源制造有限公司,路边一排排白色路灯杆上,一个个螺旋状风力发电装置随风转动。这个小小的风力发电装置是国家专利产品,主要出口国外。

    “这几年我最大的成功,就是从矿业开发转行新能源制造公司。”公司负责人沈建军说,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从长远利益来看,这个“转身”都是正确的选择。

    面对市场持续走低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很多矿业企业都面临着寻找出路的问题。

    “要着力引导现有矿山企业向文化旅游及医疗康养、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大数据、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天然山泉水、新型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十大绿色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承德市市长常丽虹提出,要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利用原始资本积累向其他产业进行投资转移,做大做强非矿业经济。

    京城矿业集团是承德矿业经济“领头羊”,即便在钢铁业较为低迷的2015年,矿业销售收入仍达到13.25亿元。“开矿虽然能挣钱,但资源不可再生,必须寻找新的出路。”集团董事长杨志国说,“矿业企业仅靠一条腿走路行不通,必须多元化发展。”中国·承德鼎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逐渐成型,实景演出、书画基地、皇家珠宝城、旅游地产等多业并举。京城矿业已从矿业开采、精选加工为主向旅游、文化产业转型,承德鼎盛也入选全省现代服务业百家领军企业称号。2015年非矿营收3.56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1%。

    为避免矿山企业“一窝蜂”转型的同质化竞争,承德开展“企业帮扶年”活动,帮助企业找准独特优势,做出差异化选择。经过初步分类归纳,由矿业向文化、旅游、服务业等产业转型的企业有20余家;转型到房地产行业的10余家;转型到装备制造、化工、制药的10家左右;转型到生态农业(养殖业)、食品加工等产业的15家;转型到商贸、物流、交通运输业的5家;转型到新能源开发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转化利用的5家。这些转型企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约40家。

    以矿哺农:由“自富”向“共富”转变

    近日,在丰宁河东村荣达农业有限公司,果农王金莲正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内为桃树松土。今年55岁的王金莲是河东村农民,以前靠种大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4年前她把自家土地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流转给荣达公司,自己进入公司承包了3个大棚。

    “在大棚干活一个月底薪600元,每人管理1400到1500棵树,一棵树给3毛钱,又挣400多元,一共是1000多元;桃子收获后还有效益工资,一斤桃给5毛钱的效益,三个大棚能挣到4500多元。一年下来,纯赚一万多元没问题。”由粮农变果农,王大姐的收入提高了许多。

    荣达农业有限公司由丰宁顺达矿业集团投资兴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集团董事长王福国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一个人富不算富,带领更多的人共同致富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责任。”王福国说。

    2011年该集团投资4000多万元,组织当地农民流转土地500亩,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128栋,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走出一条企业转型、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是带动农民增收的引擎。在政府引导下,承德部分矿山企业携带雄厚的原始积累介入现代农业,摇身变为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引进现代化工厂化生产设备,有效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产品全部实现产销对接,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河北沙河19名矿老板弃“黑”转“绿”记

2016-06-13 11:34:51

初夏时节,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沙河市红石沟休闲农业生态园,山间梯田错落有致,果树绿满沟沟坎坎,20多个人工湖波光粼粼,入眼皆是画。

热门推荐